托霧霾的“福”,近日環保板塊炙手可熱。49家環保概念股受追捧,碧水源與東江環保成了基金的新寵兒。按照“十二五”相關部署規劃,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15%以上,到2015年產業規模將達到4.5萬億元。當下,萬億蛋糕的瓜分已然開始。【4.5萬億環保蛋糕瓜分在即】
提到環保,說起水處理,碧水源是一個無法繞過的話題。公司國內膜技術及污水資源化領域,產業延伸目光鎖定家庭凈水器市場,業務大單不斷,“碧水源”模式遍地開花,成為水務行業不折不扣的傳奇。【碧水源鎖定家庭凈化器】
日前,廣東也出新傳奇。首支環境犯罪偵察大隊在佛山掛牌成立,成功突圍“污染洼地”效應,證據搜搜集、案件認定、違法人員抓捕及審查都將更為迅速。環保、公安兩部門深度合作條件成熟,“環保阿Sir”初試鋒芒引期待。【廣東環保阿Sir鋒芒畢露】
曹操《短歌行》中有句詩:“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用來形容85歲的“技術狂”——詹自然再合適不過。詹自然發明的垃圾焚燒新技術已獲兩項國家,有望改進垃圾焚燒工藝,對節約成本和優化提升環境質量都有著重大意義。【85歲技術狂攻堅垃圾焚燒技術】
北京霧霾難以根除,環保板塊反倒享“福”,碧水源書寫水務傳奇,85歲技術狂攻堅垃圾焚燒難題,“污染洼地”當如何,“環保阿Sir”來突破!……環保有多大,視野便有多寬。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