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權無疑是近段時間環保行業火熱的話題。買賣排污權,價格是大問題,可眼下定價方法和依據不夠清晰明確,機制尚未完善,部分產品差價竟超10倍,惹得一干企業“大眼瞪小眼”。 【排污權差價過大】
無規矩不成方圓,沒標準收費真難。9月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印發《關于調整排污費征收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要建立差別排污收費機制,利用經濟手段、價格杠桿作用,建立有效的約束和激勵機制。 【三部委調整排污費】
排污權一旦買賣,是不是意味著局部污染會加重?會不會增加企業負擔甚至造成物價波動?環保部總量司副司長黃小增說,排污權有償交易非但不會引發這些問題,還將對污染物總量減排起到積極作用。 【排污權讓局部污染加重?】
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環保市場可謂風生水起,環保板塊依舊保持強勁上升勢頭。9月,也將是環保的“金秋”。業內預計,未來幾年,投資驅動市場的模式將轉向長效監管機制,倒逼產業發展。 【環保板塊“勁兒足”】
繁華帶來誘惑,誘惑引發質疑:如此“魅力十足”的節能環保產業,是一塊鮮美無比的蛋糕,還是一地雜亂無章的雞毛?在新一輪的發展浪潮中,節能環保將變革我們的生活方式,還是僅僅一場輕觸即破的泡沫?我們拭目以待。 【環保:蛋糕還是雞毛?】
排污權相關機制逐步完善,環保行業漸獲長足發展,美麗中國夢終將成真。
以上就是今天的新聞視野,感謝您的閱讀。東西南北,精彩放送,更多資訊我們明天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