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礦難”警鐘長鳴(圖片來源于網絡)
周先生在一家環保投資公司干了兩年鍋爐清理工后,患上塵肺病二期,將公司告上法院,要求公司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7萬元人民幣。一審法院支持了原告的訴訟請求,判處被告向原告支付精神損害賠償金7萬元。法院一審支持了周先生訴求,被告不服提起上訴。8月27日,該案在深圳中院二審開庭。周先生的代理律師請求法院維持一審原判。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這一官司讓不少人開始關注塵肺病,何為塵肺病?國家又是怎樣規定防治塵肺病的?
何為塵肺病?
塵肺病是我國主要的職業病,它是在職業活動中由于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并在肺內潴留而引起以肺組織彌漫性纖維化為主的全身性疾病。
塵肺病人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難四大癥狀。早期塵肺病人咳嗽不明顯,但隨著病程的進展,咳嗽可明顯加重。特別是合并慢性支氣管炎或合并肺部感染者,咳嗽非常嚴重。吸煙病人咳嗽較不吸煙者明顯。塵肺病人即使在咳嗽很少的情況下,也會有咳痰。煤工塵肺病人痰多為黑色。如合并肺內感染及慢性支氣管炎,痰量則明顯增多,痰呈黃色黏稠狀或塊狀,常不易咳出。幾乎每個塵肺病人或輕或重均有胸痛,其中可能以矽肺和石棉肺病人更多見。胸痛的部位不一且常有變化,多為局限性;疼痛性質多不嚴重,可為隱痛,脹痛、針刺樣痛等。呼吸困難和病情的嚴重程度相關。肺部合并癥的發生可明顯加重呼吸困難的程度和發展速度,并可累及心臟,發生肺源性心臟病。此外,一些病人可能有喘息、咯血以及某些全身癥狀。塵肺病為不可逆性,一旦患上塵肺,即使脫離粉塵環境,病情仍可繼續發展,日益嚴重。重者導致勞動能力喪失。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法律規定的防塵舉措
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規定的預防塵肺病的主要措施有:工藝改革、革新生產設備是消除粉塵危害的主要途徑;濕式作業,采用濕式碾磨石英、耐火材料,礦山濕式鑿巖、井下運輸噴霧灑水。對不能采取濕式作業的場所,應采用密閉抽風除塵辦法,防止粉塵飛揚。對接塵工人做好健康檢查,包括就業前和定期健康檢查,脫離粉塵作業時還應做脫塵作業檢查。個人加強防護,佩戴防塵護具,如防塵安全帽、送風口罩等。
中國疾控中心職業衛生與中毒控制所所長李濤說:“這些措施出發點是好的,但如果不能落實,就會變成一紙空文。”目前,部分地區片面追求經濟增長不重視職工的安全健康,不按法律法規采取降塵、防護措施;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嚴格的作業場所執法監察。我國國企與外商投資企業的職業健康檢查覆蓋率在30%左右,中小企業約為3%,職業健康監護平均覆蓋率不到10%。
我國的粉塵防治之路,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