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電站地下水將排放入海 擬修筑凍土壁防污
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5月14日宣布,為實施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電站地下水迂回排放計劃,東電和日本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等第三方機構對地下水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其放射性物質活度已低于排放標準。
日本共同社5月15日報道稱,東電快或于21日開始排放地下水。從井中抽取的地下水被存放在儲罐中,檢測者對其所含放射性物質進行了分析。原子能機構未檢測出產生β射線的放射性物質,銫134和銫137活度為每公升0.015貝克勒爾和0.044貝克勒爾,低于每公升1貝克勒爾的排放標準,氚活度為每公升240貝克勒爾,也低于每公升1500貝克勒爾的排放標準。
東電表示:“在向福島縣漁業協會聯合會和福島縣政府進行說明后,準備就緒就開始排放。”預計東電將于20日向福島縣方面提交正式報告。排放量約560噸,作業時間約2小時。
日本福島核電站凈化污水系統發生故障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5月17日透露,“福島”核電站污水凈化系統周六由于故障而停止運行。
該公司表示,系統管道內的鈣濃度超標是發生故障的原因,這威脅到管道發生堵塞。核電站工作人員失誤導致故障發生,數日前忘記打開向系統灌注化學劑的閥門,這些化學物品能夠防止鈣濃度過高。目前核電站專家正在清理管道。
核電站凈化污水系統能夠清理水中各種放射性元素,只有氚元素無法清除。東京電力公司希望借助凈化污水系統解決福島核電站污水問題,污水總量目前已經達到36萬噸。核電站工作人員原本計劃在4月前使凈化水系統不間斷運轉,但系統仍然時常發生故障。從系統啟動以來已經5次停止運轉。
“福島”核電站在2011年3月遭受地震和海嘯后發生事故。核電站反應堆發生一系列爆炸,放射性物質外泄,導致環境污染。
福島核電站計劃修筑凍土壁防污 公開實證實驗
據日本NHK網站5月16日報道,作為污水對策之一,東京電力福島核電站計劃修筑“凍土壁”,該工程旨在通過凍結建筑周邊的地基來防止地下水涌入。在大規模“凍土壁”建設著手實施之前,東京電力公司在施工地進行了技術性的實證實驗。
為防止地下水流入導致污水增加,政府和東京電力計劃將1號機到4號機周圍約1.5公里的地基凍結,建設被稱為“凍土壁”的冰壁。16日,新聞媒體公開了在4號機靠山一側進行的實證實驗。
施工人員每隔一米埋下一根被稱為“凍結管”的鋼鐵管,下埋深度為30米,以此修筑了十米見方的“凍土壁”。
今年3月中旬將開始灌入零下30的冷卻液,花費約一個月時間完成地基的凍結。
據東京電力等相關公司機關稱,該實驗是為了確認沒有地下水從凍土壁外側流入,以及地下的配管等設施場所能夠阻隔地下水。
政府和東京電力表示下個月將開始凍土壁的建設,但該建設需要得到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的認可。
規制委員會此前進行了專家會議,預測了凍土壁建設對地基的影響,和凍土壁建設不完善情況下的影響。此外,要求相關人員詳細說明防止建筑物內污水漏出所采取的管理和監視措施,對此的討論受到矚目。
東京電力福島廢爐推進力公司部長中村紀吉稱:“此次試驗是為了確認防水效果。我們希望對原子力規制委員會認真說明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