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zhan內容導讀:隨著全國范圍內霧霾天氣的加劇,環境保護被提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大氣、水源污染治理已經走了將近40年的歷程,與之相比,土壤修復行業發展速度較慢。近日環保部高層人士表示,一旦土壤治理市場打開,空間將非常之大,遠超過大氣和水,在投入規模上,將達到幾十萬億元。
近二十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日益嚴重。主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污灌區、重污染企業以及工業開發區周圍、廢棄加油站、化工廠等污染場地、居住區和工業用地等都存在不同程度重金屬污染和諸多有機污染物污染相互交錯的污染狀況。
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推進,環境的修復和治理成為我們首先要重視的問題。“十二五”期間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及水生態修復、地下水污染防治、污染場地和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等工程已列為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工程。與此同時,《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中也明確指出,要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實施多種大氣污染物綜合控制,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各種污染環境的治理與修復工作已經上升到國家規劃層面,在利好政策與形式的支持下,環境修復產業將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加以培育。
說到環境修復,我們就不得不提一下北京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鼎實憑借著其強大的技術力量和研發實力,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環境修復技術研發、修復工程方案設計和實踐的綜合性環保企業。借著2013中國環博會的機會,中國環保設備展覽網攝制組一行人走進了北京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展臺,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文博士接受采訪并就公司的發展情況做了詳細的介紹。
成功轉型 經驗是關鍵
北京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公司前身是一家建筑型企業,主要從事巖土工程和地基基礎工程。經過幾年的發展,鼎實憑著其在建筑行業積累的管理經驗和施工經驗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2009年成功轉型污染場治理的發展之中。
在采訪中,張博士介紹到,鼎實目前有員工400余人,擁有一批多年從事環保產業的經理人和專業化人才,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與國內外多家科研機構和專業公司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并且與2010年被評選為中關村科技產業園區的高新技術企業。
鼎實通過長期宣傳和市場開拓,已與各地方政府及多家事業單位建立了多方面的戰略合作關系,同時擁有了自己的“科技研發中心”及中試基地,且在相關政策的扶持下,目前在全國多個省市都設有分公司或分支機構,已方便開展國內環境修復綜合治理業務。
三大優勢 缺一不可
鼎實堅持走有特色化的創新之路,基于清華環境學院的研發平臺,所有設備均堅持自主研發。
鼎實主推的熱脫附技術和常溫解析技術主要是針對可揮發性的有機物和重金屬汞來進行修復治理。據張博士介紹說,該設備可拆卸和運移,能根據現場需要的特殊情況進行整個系統的設定。
鼎實自主研發的熱脫附技術通過在膜結構、無支撐機構的大棚中進行土壤翻拋,釋放出的可揮發性污染物通過集氣孔吸附后再進行排放。從而能有效的處理和脫附土壤重點中的污染物,修復率達到95%以上。關鍵的是,雖然該設備是鼎實從國外引進先進的技術自主研發獨立完成的,但是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這款熱脫附技術在價格上卻比國外同樣的修復設備低于他們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展會現場,張博士給中國環保設備展覽網一行人介紹說該技術主要用于場地清挖、預處理、土壤窯體運輸以及回轉窯、除塵設備、冷卻設備和活性炭吸附設備,終讓土壤得到修復。與此同時熱脫附出來的氣體也能得到有效吸附,終達到排放的標準。
立足國內 輻射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北京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目前在北京、太原、山東、重慶、成都等地均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和辦事處。
除此之外,打開走出去是鼎實的終目標。環境修復作為目前國內的新興產業,在國家大力支持的利好形式影響下其發展前景不可估量。相比之下,和國外的環境修復領域還是有著明顯的差距。對此,張博士說到,去年年底,公司組織各部門的員工和領導層去德國保羅集團和荷蘭HMV公司進行進行技術交流。
發展時間看似不長,但是北京鼎實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卻憑借著其前身的研發實力以及技術支持,在行業內奠定了自己的基礎。如今環境修復作為新興產業也得到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為該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而鼎實在如此優厚的大環境背景下,相信在立足國內市場的同時,憑借著其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通過企業宣傳和市場開拓,打開,確立公司在環境保護領域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