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虛擬電廠 提升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水平
——《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解讀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以高技術、高效能、高質量為特征的生產力。虛擬電廠作為電力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在電力系統中的功能定位不斷明確、應用場景持續豐富,逐步成為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升系統靈活調節能力的重要手段。近日,我國首個虛擬電廠領域專項政策文件
《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25〕357號,以下簡稱《意見》)正式印發,《意見》明確了虛擬電廠的定義和功能,進一步理順了虛擬電廠建設運行管理、接入調用機制、參與市場機制等關鍵問題,對于凝聚行業共識、推動實現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加快發展虛擬電廠具有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改善電力系統運行調度模式。虛擬電廠利用“云大物移智鏈邊”等先進信息數字技術,實時監測和分析電力系統的運行狀態與需求變化,精準調控各類聚合資源運行情況,提升電網的穩定性和經濟性,推動電力系統調度運行管理從單一、被動的傳統模式逐步轉變為協同、主動的智慧模式。
(二)有利于緩解電力供需矛盾,支撐電力安全保供。當前,電力系統面臨的安全穩定運行挑戰愈發嚴峻,極端天氣或發電側出力不足情況時有發生,系統對需求側調節能力的開發有著迫切需求。虛擬電廠將單體容量小、分布散的需求側資源“化零為整、聚沙成塔”,通過參與現貨、輔助服務、需求響應交易等實現價值發現和傳導,能夠在電力供需平衡困難時實現高效率、成規模快速響應,提升電力系統安全裕度,豐富電力安全保供手段。
(三)有利于促進新能源消納,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經過十余年的大力發展,我國風光新能源實現跨越式增長。為促進大規模新能源消納,需要源網荷儲高度協同。虛擬電廠在先進數字化技術加持下,一方面可以挖掘負荷側的調節能力,助力大電網平衡,減少棄風、棄光現象,促進集中式新能源通過大電網實現廣域高效配置;另一方面,可以引導聚合用戶側各類資源與配電網運行有機協同,提升分布式新能源就近消納水平。 (四)有利于創新能源電力新業態,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已成為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虛擬電廠是跨領域跨行業融合的代表性業態,一方面,伴隨著電力市場建設縱深推進,虛擬電廠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和平臺作用,為海量小規模、無法獨立參與電力市場的分布式電源、可調節負荷、儲能等提供參與市場競爭的機會,為電力市場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帶來商業機遇;另一方面,能夠促進先進能源技術與數字化技術深度融合,加快電力系統數字化轉型進程,推動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
二、我國虛擬電廠發展仍面臨多重制約
(一)虛擬電廠定義尚未達成共識。從《虛擬電廠管理規范》《虛擬電廠資源配置與評估技術規范》和《虛擬電廠第1部分:架構和功能要求》等標準看,國內外對于虛擬電廠的定義尚未達成統一共識,在虛擬電廠的角色定位、資源范圍和運營活動等方面存在差異,虛擬電廠的定義有待進一步規范。
(二)虛擬電廠商業模式單一,參與市場機制不健全。目前我國電力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的建設進展不一,特別是在現貨市場非試點地區,市場結構和規則機制尚不成熟,虛擬電廠參與市場的準入條件、調度運行管理和交易機制尚不完善,進一步限制了虛擬電廠在電力市場的功能發揮,影響虛擬電廠的盈利能力和市場參與積極性。當前大多數虛擬電廠僅通過參與需求響應獲取利益,虛擬電廠參與現貨、輔助服務市場仍屬于試點階段,虛擬電廠商業模式較為單一。
(三)虛擬電廠安全運行水平有待提升。虛擬電廠聚合資源涉及主體眾多,調節能力波動性大,受網絡通信、運營能力等影響,虛擬電廠在發生系統故障、安全事件、大規模攻擊以及極端情況下,其調節穩定性難以滿足系統安全運行需求。此外,在虛擬電廠運行期間,數據層面可能面臨表后資源
數據采集的真實性、敏感信息數據泄露、被篡改以及黑客攻擊等安全風險,物聯網層面也可能面臨惡意設備接入、異常行為監測等安全威脅。
(四)虛擬電廠標準規范制定滯后。現階段我國虛擬電廠標準體系尚不健全,涉及平臺建設、入網檢測、運行調控等部分關鍵環節有缺項,標準研制進度與虛擬電廠發展速度不匹配。如我國僅有《虛擬電廠資源配置與評估技術規范》和《虛擬電廠管理規范》兩項虛擬電廠國家標準,《虛擬電廠技術導則》國家標準仍在起草中,暫無正式發布的行業標準。此外,部分地區還沒有出臺虛擬電廠建設運行管理規范,虛擬電廠在建設、接網、參與運行等方面的管理流程不清晰。
三、《意見》為新時期推動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清晰指引
《意見》充分考慮發展虛擬電廠的重要意義,從有效解決制約虛擬電廠發展面臨的瓶頸出發,在定義內涵、商業模式、建設管理、接入調用、市場機制、安全運行、標準規范等方面進一步明確了相關要求。
(一)進一步明確虛擬電廠的定義內涵。《意見》充分考慮國內外對虛擬電廠定義認知的差異,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明確提出虛擬電廠是基于電力系統架構,運用現代信息通信、系統集成控制等技術,聚合分布式電源、可調節負荷、儲能等需求側各類分散資源的電力運行組織模式。這里的分布式電源既包括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風電,還可以是地熱能、氫能、生物質能、分布式燃氣機組等其他類型的分布式電源。從《意見》給出的虛擬電廠功能定位看,虛擬電廠運營商在聚合資源的同時還要關注聚合資源的靈活調節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虛擬電廠發揮其重要作用。
(二)進一步明確虛擬電廠的商業模式。《意見》明確提出虛擬電廠的主要商業模式是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包括參與電力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還可以通過參與需求響應獲得一定補償。同時,虛擬電廠作為新業態,可以通過業務創新持續發展。為此,《意見》充分考慮虛擬電廠資源多樣性和技術先進性等特征,明確提出了虛擬電廠可以開展的增值業務范圍,包括提供節能服務、開展能源數據分析、開展能源解決方案設計、提供碳交易服務等,這對于虛擬電廠運營商拓寬收益渠道具有重要作用,也提供了政策依據。
(三)進一步明確虛擬電廠建設運行管理機制。《意見》提出由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牽頭組織制定本地的虛擬電廠建設運行管理辦法,目的就是統一省內的建設運行管理規范,為虛擬電廠項目建設、接入管理、系統調試、能力檢測和上線運行等提供清晰流程指引,降低虛擬電廠的建設運行管理成本。
(四)進一步明確虛擬電廠接入調用機制。目前虛擬電廠參與電力系統運行和電力市場交易接入平臺較多,且尚未達成統一共識。為此,《意見》提出虛擬電廠可根據參與業務的技術要求、電力市場建設進程及運行管理要求,按需選擇接入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或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對于參與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的虛擬電廠,《意見》提出虛擬電廠應接入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這主要考慮這兩類市場對于實時調度要求較高,直接與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對接可以更好保障實時調度指令的下達和執行。對于參與需求響應的虛擬電廠,考慮到需求響應主要由電力負荷管理中心組織開展,此類虛擬電廠應接入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此外,從適應電力現貨市場節點電價機制出發,《意見》明確了虛擬電廠聚合資源原則上應位于同一市場出清節點下,但也考慮了我國目前電力市場建設的實際情況,在過渡期和市場機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跨節點聚合資源,這不僅有利于我國虛擬電廠在短期內迅速做大做強,還可以確保其適應未來電力市場發展需求。
(五)進一步明確虛擬電廠參與電力市場機制。《意見》重點對虛擬電廠參與電能量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的相關機制進行了完善。在市場準入方面,《意見》提出各地要細化明確虛擬電廠參與各類電力市場的準入條件,從而更好適應本地市場建設進展和虛擬電廠發展實際情況。在參與電能量市場方面,《意見》明確提出要推動虛擬電廠以資源聚合整體參與電力中長期市場和現貨市場交易,有利于虛擬電廠充分發揮整體的調節能力及協調控制功能。在參與輔助服務市場方面,部分調節資源聚合成虛擬電廠后,參與調峰等輔助服務市場的限價區間與獨立參與市場的限價區間存在差異,為此《意見》提出要公平設定各類輔助服務品種申報價格上限,不應對各類主體設立不同上限,這有利于提升各類資源參與虛擬電廠聚合的積極性。
(六)進一步明確虛擬電廠提升安全運行水平的要求。考慮虛擬電廠在安全運行方面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意見》從內外部兩個層面提出了提升虛擬電廠安全運行水平的相關要求。在參與電力系統運行方面,從做好涉網安全管理、加強網絡安全防護、加強應急模擬演練、加強信息報送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這有助于確保電力調度機構及時掌握虛擬電廠資源信息和運行信息,提升虛擬電廠在電網發生緊急情況時的應急響應能力。在內部運行方面,《意見》強調了虛擬電廠及各分散資源應承擔相應的安全運行責任,這有助于做好與大電網的安全責任劃分。同時,《意見》也提出虛擬電廠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建設和數據安全管理要滿足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的要求,這為提升虛擬電廠內部網絡數據安全水平提供了依據和參考。
(七)進一步明確虛擬電廠技術創新和標準規范發展方向。在技術創新方面,《意見》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虛擬電廠關鍵技術的創新方向,包括資源聚合、智慧調控、安全穩定、評估檢測和智能量測設備等。在標準規范方面,《意見》提出在行業亟需但標準尚未覆蓋的領域,可以通過技術指引等政策性文件先行規范,主要包括建設管理、并網調控和交易管理等。(電力規劃設計總院 袁偉 凡鵬飛)
原標題:政策解讀丨大力發展虛擬電廠 提升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