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展播
為穩步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更好發揮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示范引領作用,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了省級首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征集活動,近日,省美麗浙江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遴選出了首批10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這些美麗河湖各具特色、各美其美,從不同角度展現了“清水綠岸、魚翔淺底、人水和諧”的河湖生態環境,現通過專欄予以展播,供各地互相學習借鑒。
一灣白沙溪 一水潤婺城
——金華白沙溪
白沙溪流經婺城注入金華江主流,流域面積320平方公里。溪流上游的沙畈水庫和金蘭水庫是浙中地區重要的飲用水源地,為百萬人口提供生命之源。
一 突出問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白沙溪流域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速,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上游水電開發引發河道減脫水危機,濕地面積急劇縮減與生物棲息地喪失,生活源、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入江口斷面水質一度惡化為Ⅳ-Ⅴ類。
二 主要做法
面對挑戰,婺城區制定實施白沙溪“一河一策”治理方案,以清源凈流行動、綠脈守護計劃、水韻富民工程等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白沙溪美麗蝶變。
一是開展清源凈流行動。2013年以來加大流域內居民搬遷、企業騰退和養殖場拆除力度,累計完成500余戶原住民和40余家企業搬遷、拆除養殖場600余家。累計完成流域7個生活小區、2個工業園區“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建設污水處理終端100余個、排查入河排污口150余個、建成農田氮磷攔截渠超10000米,系列組合拳讓治水成效不斷提升。
二是實施綠脈守護計劃。劃定占地9500余公頃的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對白沙溪源頭地區實施整體保護,建立常態化巡查計劃。推動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涉及專項資金達800萬。開展生態廊道建設,實施溪溝護岸、擋墻修復、河道整治等三十余項水土保持工程。科學調度上游電站的生態流量,全面修復5公里減脫水河段生態。常態化實施魚類增殖放流,累計超140噸、54萬尾。以“數智賦能+河長制”的方式,建設小水電站云管理平臺和巡河監控平臺,強化智慧長效管理。
三是打造水韻富民工程。依托優質水資源和生態環境,深入挖掘白沙溪文化旅游價值,冷水茭白、冷水藕等特色農產品產業的興起,成為農民奔向共同富裕的強勁動力;白沙溪瓶裝飲用水成為金華的一張新名片。建設“詩畫白沙”美麗鄉村風景線,打造出16個精品村、14個秀美村,配套承辦中國山水四項公開賽、盧文臺治水文化節等多項體旅活動,不斷打響山水體旅名片。
三 治理成效
2013-2023年,白沙溪入江口斷面水質由Ⅴ類提升至Ⅲ類,流域整體水質常年保持Ⅱ類及以上。河流生態流量得到保障,白沙溪生態流量完整率、及時率、達標率數據均達95%以上。生態系統改善明顯,沿線植被覆蓋率超90%,濕地鳥類顯著增多,生物多樣性得到顯著恢復。白沙溪三十六堰榮獲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稱號,獲評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潺潺流淌的白沙溪將瑯琊山、鐵店窯、熊貓豬豬國際牧場等多個景點串珠成線,助力沿線鄉村吸引游客超100萬人,鄉村旅游收入超億元。
四 經驗啟示
十余年來,白沙溪顏值不斷煥新,一幅“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生態宜居美麗畫卷已徐徐展開。圍繞一泓好水,婺城區以“水墨婺城”建設為統領,推深做實“美麗河湖”建設,在飲用水源地源頭治理、生態保護修復、智能化管護等方面提供借鑒參考,打造出獨具婺城特色的“水域名片”。
來源 | 省生態環境廳水處、金華市生態環境局
審核 | 楊貢江
簽發 | 陳利
原標題:碧水智治|浙江省首批省級美麗河湖優秀案例⑧:金華白沙溪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