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水務資產正在進入并購整合的“活躍期”。
3月21日,中國水務(00855.HK)發布公告稱,公司、銀龍及銀龍水務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銀龍水務”)與泰康資產訂立股權投資協議,泰康資產有條件同意以現金方式向銀龍水務投資人民幣15億元,以換取股權。
隔了一天,3月22日,重慶水務也發布公告,經重慶市政府批準,重慶市國資委決定將其持有的重慶市水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72%股權無償劃轉給重慶水務環境集團,同意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重慶水投28%股權無償劃轉給重慶水務環境集團。本次劃轉完成后,重慶水務環境集團將持有重慶水投100%的股權。
在此之前,還有多家水務企業轉讓資產。比如圣元環保出售旗下污水處理廠,剝離掉污水處理業務。國中水務與東營市河口區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合同,向其出售全資子公司東營國中100%股權。
水務資產為何頻頻轉讓?中國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水務HHO”)的觀點可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3月27日,在E20環境平臺主辦的(第二十三屆)水業戰略論壇上,中國水務HHO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何剛信表示,目前水務資產的估值是歷史最低,存量市場二次整合窗口全面開啟,整個行業迎來整合重構的關鍵期,企業并購壯大規模正當其時。
未來,通過這一輪并購重整,水務行業有望改善分散化、碎片化現象,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1 水務資產存量整合 進入“活躍期”
今年以來,水務資產并購重組的消息不少。
3月21日,中國水務引入重量級戰投,泰康資產將分兩期分別以人民幣13億元及人民幣2億元結算,以換取股權。首期完成后,中國水務將透過銀龍及泰康資產將分別持有銀龍水務約83.95%及16.05%股本權益。而在二期完成后,中國水務及泰康資產則將分別持有銀龍水務約81.93%及18.07%股本權益。
又過了一天,重慶水務也發布公告,其間接控股股東重慶水務環境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近日收到重慶市國資委的通告:經重慶市政府批準,重慶市國資委決定將其持有的重慶市水利投資 (集團)有限公司72%股權無償劃轉給重慶水務環境集團,同意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重慶水投28%股權無償劃轉給重慶水務環境集團。
本次劃轉完成后,重慶水務環境集團將持有重慶水投100%的股權。
除此之外,1月10日,寧夏水投集團也與桑德集團、鹽池桑德水務有限公司分別簽署協議,寧夏水投集團收購桑德集團持有的鹽池桑德水務公司全部股權。
1月17日,中國水務HHO擬通過協議方式受讓深圳建信持有的昌源水務51%股權,從而間接收購昌源水務下屬融盛投資持有的統一股份9%無限售流通股股份。
2月7日,國中水務與東營市河口區財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合同,向其出售全資子公司東營國中100%股權,交易價格為3.38億元。
2月10日,江西省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與宜春市市政發展有限公司舉行股權轉讓協議簽約儀式,宜春水務集團將成為江西省水務集團下屬控股公司,也是江西省水務集團收購的第三家地市級水司。
2月11日,中閩水務集團也與圣元環保公司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收購旗下全資子公司泉州市圣澤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圣澤龍海水務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為3.82億元。
據“環保圈”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以來,水務行業至少已有7起并購重組事件。
事實上,水務行業真正發生的并購案肯定不止這些。種種跡象表面,水務資產存量整合已經進入一個“活躍期”。
2 企業并購壯大規模 現在正當其時
水務行業并購重組案件為何增多?中國水務HHO的觀點可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3月27日,在(第二十三屆)水業戰略論壇上,中國水務HHO黨委副書記、總經理何剛信表示,目前水務資產的估值應該是歷史最低,行業迎來整合重構的重要關鍵期,因此中國水務HHO也開啟了“二次創業”和“倍增計劃”。
從2022年到2025年底,他們計劃用三年時間,實現第一輪“倍增計劃”。光是今年一季度,他們就實現了160萬噸水量的增長。以新疆市場為例,截至1月10日,中國水務HHO已經成為新疆給排水量最大的企業。
而在湖南等其他省份,他們也有幾十萬噸的增量,整個一季度實現了“開門紅”。正因為如此,何剛信認為,企業并購壯大規模,現在正當其時。
雖然整個行業現在逐漸收縮,但中國水務HHO則開啟了高速發展之旅,“并購與突破”成為中國水務HHO的主旋律。中國水務HHO為什么與其他同行不一樣?這與其自身特點有關。在2014年-2022年的PPP大潮中,中國水務HHO判斷PPP存在巨大的風險,因此只做了兩個項目,沒有深度參與。
這樣一來,雖然把控住了風險,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中國水務HHO的大幅度增長。
因此,當下這一波資產整合的機會對中國水務而言就非常難得了,這也是他們為何如此高調擴張的原因。
“目前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我們認為把握住機會就是下一步的方向。”何剛信說。事實上,中國水務HHO也是這么做的。去年6月,僑銀股份就曾經發布公告稱,擬將其持有的控股子公司銀利環境49%股權以1.08億元轉讓給中國水務HHO。轉讓完成后,中國水務HHO將持有銀利環境49%股權,并享有51%的股東表決權。
雖然這次轉讓后來由于“各方對主要條款未達成一致”而終止,但中國水務HHO并未停止并購的步伐。最新一則消息,今年1月17日,中國水務HHO與深圳建信簽署《產權交易合同》,擬通過協議方式受讓深圳建信持有的昌源水務51%股權,交易價款為230,378萬元。
3 地方政府盤活存量資產需求大 水務資產估值歷史最低
綜合看來,這輪水務資產存量整合,大概基于4點原因。
首先是地方政府盤活存量資產的需求。
從2023年開始,基本上每周都有地方政府的主管帶隊到中國水務HHO來拜訪,希望進行資產整合。
這是因為,當地方債出現問題后,到了一定時候債務無法支撐了,就需要對優質資產進行拆解償還,地方政府在這方面是有考核的。
而這,也會促使水務資產進行二次分配,為類似中國水務HHO這樣的企業贏得存量市場二次整合的機遇。
其次是水務行業自身轉型升級的需要。
從理論上講,中國的水務市場體量應非常大,有人認為達到萬億規模,有人則說是30多億美元。
但實際上,水務市場又非常分散,條塊分割、標準各異、分散作戰,使得水務企業的規模無法做大,協同能力差,抗沖擊能力弱,難以體現綜合效益。
因此,從水務行業自身轉型升級的角度來看,水務資產也需要進行一輪存量整合。
第三是水的資源價值屬性日益凸顯。
中國水務HHO的第一、第二大股東分別是中國電建和水利部,借助這一優勢,他們參與了很多國家水網、省級水網、水權水價改革、高標準農田建設等工作。
作為發起股東之一,中國水務HHO已經是中國水權交易所的成員之一,而據他們了解,水權水價改革必將成為下一階段的重點。
同時,他們還參與了一些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工作,使得水務市場的戰略性資源得以延展。
因此,何剛信表示,從長遠來看,水務行業依然是朝陽產業,“大家不要妄自菲薄,雖然規模小,雖然有點迷茫,但這個行業依然是充滿希望的”。
最后是目前的資產價格較低。
目前水務資產的估值,應該是歷史最低的。
這樣一來,就為存量市場二次整合創造了條件,使得行業整合重構窗口全面開啟。
總之,正是因由于以上幾點原因,地方政府有需求,水務行業自身有需要,政策前景又看好,資產價格還比較低,各方面元素匯集到一起,才使得水務資產存量整合進入了“活躍期”。
而未來,這輪整合大潮的結果又會反作用于產業,提高頭部企業對整個產業鏈的深度掌控和話語權,讓整個行業的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助力水務行業誕生更多百億級、甚至千億級的大企業。
原標題:并購壯大正當其時!水務資產迎來“整合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