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發布2025年第8、9、10號公告,批準發布《地下水庫工程設計導則》等7項水利行業標準,7項標準將于6月14日起實施。
《地下水庫工程設計導則》(SL/T 838—2025)是新制訂的水利行業標準,共含13章。本標準主要內容包括基本規定、水文、地質勘察與建庫條件評價、工程規劃、工程布置和建筑物設計、機電及金屬結構、施工組織設計、建設征地與移民安置、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經濟評價等,適用于新建、改建和擴建的地下水庫工程的設計。本標準發布實施是貫徹落實《地下水管理條例》要求的重要舉措,為國內地下水庫工程規劃設計領域第一部技術標準,對規范和指導地下水庫工程設計、推動地下水庫建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水利水電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范》(SL/T 492—2025)是在《水利水電工程環境保護設計規范》(SL 492—2011)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共含15章、1個附錄。本標準主要內容包括生態流量保障、水環境保護、水生生態保護、陸生生態保護、景觀保護、大氣環境保護、聲環境保護、固體廢物處置、土壤環境保護、移民安置環境保護、環境風險防范與應急預案、
環境監測與管理、環境保護投資概(估)算等,適用于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的環境保護設計。本標準發布實施將進一步有效規范水利水電工程環境保護設計工作內容,為水利水電工程生態環境保護、維護河湖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提供技術支撐。
《水工金屬結構制造安裝質量檢驗檢測規程》(SL/T 582—2025)是在《水工金屬結構制造安裝質量檢驗通則》(SL 582—2012)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共含9章、3個附錄。本標準主要內容包括檢驗檢測項目和檢驗檢測方法、閘門檢驗檢測、攔污柵檢驗檢測、壓力鋼管檢驗檢測、
啟閉機檢驗檢測、清污機檢驗檢測等,適用于水利水電工程閘門、攔污柵、壓力鋼管、啟閉機和清污機等水工金屬結構設備的制造安裝質量檢驗檢測等。本標準發布實施將進一步規范水工金屬結構制造與安裝質量檢驗檢測的總體要求、檢驗檢測項目和檢驗檢測方法,保障水利水電工程金屬結構設備的制造安裝質量。
《水工金屬結構防腐蝕技術規范》(SL/T 105—2025)是在《水工金屬結構防腐蝕規范》(SL 105—2007)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共含10章、10個附錄。本標準主要內容包括表面預處理、涂料保護、金屬熱噴涂和涂料復合保護、陶瓷復合涂層保護、陰極保護等,適用于水利水電工程金屬結構防腐蝕設計、施工、檢驗、驗收和維護。本標準發布實施將進一步規范水利水電工程金屬結構防腐蝕設計、施工和檢驗等工作,促進防腐蝕新材料、新技術、新方法和新工藝的應用,提高水利水電工程金屬結構防腐蝕質量和技術水平。
《水利水電工程錨噴支護技術規范》(SL/T 377—2025)是在《水利水電工程錨噴支護技術規范》(SL 377—2007)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共含11章、11個附錄。本標準主要內容包括工程調查與施工地質、錨噴支護設計、錨桿施工、鋼拱架施工、噴射混凝土施工、聯合支護施工、錨噴支護施工監測、施工安全與工業衛生、質量檢驗與驗收等,適用于水利水電工程中各種地下洞室的錨噴支護設計與施工,以及采用錨桿、掛網噴射混凝土支護的邊坡、基坑等工程的支護設計與施工等。本標準發布實施對水利水電工程錨噴支護工程設計與施工具有指導作用,同時為保障錨噴支護工程施工質量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程》(SL/T 223—2025)是在合并《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程》(SL 223—2008)和《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SL 176—2007)的基礎上修訂而成,共含9章、6個附錄。本標準主要內容包括項目劃分、施工質量驗收、合同工程驗收、階段驗收、竣工驗收、工程移交及遺留問題處理等,適用于大中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和1級、2級、3級堤防工程的驗收活動。本標準發布實施對優化驗收程序,提高水利工程竣工驗收率,促進水利新質生產力,推動水利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全斷面巖石掘進機法水工隧洞工程技術規范》(SL/T 839—2025)是新制訂的水利行業標準,共含12章、4個附錄。本標準主要內容包括基本規定、地質勘察、隧洞布置與設計、掘進機選型和技術要求、施工組織設計、掘進機法施工、不利地質條件應對措施、安全監測、掘進
信息化管理系統、掘進機施工安全等,適用于采用全斷面巖石掘進機法施工的水工隧洞。本標準發布實施是推動和保障國家水網工程持續建設的有力舉措,對規范和加強全斷面巖石掘進機法水工隧洞工程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原標題:水利部發布7項水利行業標準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