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8日至12月3日,重慶市開展第二輪第二批生態環境保護例行督察,八個督察組分別進駐大渡口區、江津區、南川區、綦江區、大足區、銅梁區、榮昌區、梁平區。近日,督察組向各區反饋督察情況,重點提到了哪些問題?一起來看↓
大渡口區
一是生態環境保護思想認識和責任落實有差距。有關部門和部分鎮街對大氣污染防治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認識不足,存在“過關思想”“僥幸心理”“無關意識”;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到位,對“散亂污”摸底排查不嚴不實,部分“散亂污”企業存在使用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設備、未配套建設和正常運行廢氣治理設施、固體廢物暫存處置不規范、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不到位等問題,未按照“搬遷關停一批、入園發展一批、整治規范一批”要求依法依規推進分類整治。
二是污染防治攻堅力度不夠。大氣污染防治問題突出,部分餐飲單位油煙凈化設施運行不正常、清洗不及時、收集率偏低,屬地鎮街對餐飲經營單位日常巡查不嚴不實不細。水污染防治存在短板,個別排污單位存在廢水超標排放現象,多家醫療機構污水治理設施和在線監測設備運行維護不到位,自行監測不規范,監測數據異常。土壤污染防治存在薄弱環節,有關部門未開展區域土壤污染狀況排查、地塊空間信息核查、污染風險監測等工作,個別單位未充分應用全國建設用地土壤環境管理信息系統進行聯動監管。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存在隱患,
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管理混亂,危險廢物管理不規范,存在環境污染風險隱患。
三是自然生態保護修復有差距。礦山生態治理修復有差距。歷史遺留和關閉礦山生態修復進度滯后,后期管護不到位。保護地管理不到位。珍稀特有魚類保護措施落實不到位。個別文物保護單位建設控制地帶內存在建設工程活動,歷史風貌受到影響。
四是其他一些生態環境問題亟待解決。環境風險管控不到位。部分企業安全管理主體責任不落實、國有儲備土地管理不規范、相關行政管理部門安全生產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建筑垃圾監管不到位。督察發現存在建筑垃圾違法傾倒。移動源污染防治不到位。大宗貨物綠色運輸占比偏低,柴油車破壞污染控制裝置問題多發,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管理不到位。部分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解決不到位。有關部門和屬地鎮街化解群眾生態環境信訪投訴力度不夠,餐飲油煙和噪聲擾民、娛樂健身噪聲擾民、空調
冷卻塔等設備噪聲擾民問題群眾反映較多。
江津區
一、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差距
一是思想認識不夠深入,對大氣污染、污水溢流等生態環境問題重視不夠,解決問題的決心不大、辦法不多、措施不力,污染治理投入不夠聚焦,部分重點工作推進不力。二是管理機制落實不到位、不嚴格,臨江河、大溪河、復興河等長江一級支流水質不能保持穩定達標;全區年度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任務落實打折扣;未按要求完成儲油庫和加油站年度抽測任務。三是部分工作不嚴不實。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排查工作不全面、不徹底,大溪河溪山公館段、消防救援站左側河道、怡云河水體均為城市黑臭水體;農村黑臭水體未按規定排查上報納入整治范圍;個別部門報送資料錯漏、數據失實。
二、部分生態環境問題整改落實有差距
一是部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群眾舉報問題整改不到位、整改質效不高。二是群眾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解決不到位,施工噪聲監管力度還有差距;餐飲油煙擾民問題突出;上級反饋交辦問題整改不徹底,珞璜鎮礦山村農村環境整治評估指出問題仍然存在。三是“生態環保督察問題清單”機制運行存在不足。區級管控部分問題信息內容不規范,領域標簽不準確;部分已銷號問題整改質效不高,群眾滿意度較低。
三、深入推進污染防治攻堅重點工作有差距
一是水污染防治工作推進不力。城鎮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幾江污水處理廠和德感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進度滯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理有差距,部分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負荷低,多個鎮街存在污水處理設施未正常運行情況。污水管網和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有差距,排查的市政排水管網三四級結構性缺陷點位整治率低;部分場鎮二三級污水管網破損缺失嚴重,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改銷號工作滯后。部分河流斷面水質不達標,臨江河朱楊溪、塘河入江口等國考斷面及筍溪河飛鴿子市控斷面水質波動較大;大溪河雙福街道和雙福園區責任斷面水質、石板溪及乘潭溪等長江支流水質均不同程度存在超標情況。飲用水水源地管理不規范、排查整治不到位,部分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存在違法建筑、隔離防護網缺損、隔離不徹底、垂釣等問題。
二是大氣污染防治存在薄弱環節。工業廢氣管控不力,督察現場發現1家玻璃公司、1家礦業公司生產廢氣收集不到位,4家汽車維修企業廢氣處理不到位,3家建材企業未按要求落實錯峰生產及減排要求。交通污染管控不力。未按規定開展高排放車輛抽查工作,督察組現場抽查重型柴油車排放合格率低;西江大道、南北大道等限行區域高排放車輛監管不力、執法不嚴。揚塵污染管控不力,市級督導幫扶組多次交辦的1家混凝土公司及2個施工項目揚塵污染問題整改不到位;2個在建項目工地、3個碼頭堆場控塵措施落實不到位。生活污染管控不力。未開發流轉地雜草秸稈焚燒管控不到位;大氣污染防控核心區高污染燃料情況普遍;煙花禁限燃放區劃定不科學。
三是自然生態保護還有差距。長江岸線保護有待加強,3家船廠未依法辦理岸線和工程涉河建設方案等審批手續。自然保護地用地監管不嚴,臨峰山森林公園生態保護紅線內食用菌種植大棚及生產生活用房未取得相關審批手續。礦山生態修復進度緩慢,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違法圖斑涉及的點位整改進度滯后。小水電站生態流量管理工作有差距,小水電站未全部接入生態流量監管平臺,督察組核查發現7座電站生態流量泄放數據未及時上傳、3個電站瞬時流量未達核定要求。
四、其他一些值得重點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
一是危險廢物管理不到位,督察組現場發現7家危廢產生企業危廢暫存間建設、管理不規范,1家冶金公司未及時規范處置鋁灰。二是水產養殖尾水污染防治有差距,已完成的水產養殖企業,尾水超標排放問題仍然存在。三是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工作落實不到位,4塊土地未在轉讓前開展土壤污染調查。
南川區
一是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差距。思想認識不到位。對大氣污染防治嚴峻形勢認識不到位,統籌力度不夠,部分部門和鎮街屬事屬地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未落實。對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管理重視不夠、責任未壓實、日常監管不到位,全區污水管網排查整治工作進展滯后。部分督察問題整治力度不夠。第一輪、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均指出金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問題,相關部門、鎮街對發現的自然保護地問題推進整治的態度不堅決、措施不力。
二是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差距較大。露天焚燒管控不到位。將系統治理簡單化為巡查,堵而不疏,治表未治根,未有效健全秸稈等廢棄物的收集轉運處置機制,相關鎮街大氣網格化監管流于形式,較多火點未能及時發現、及時撲滅。施工揚塵管控不力。對工地揚塵管控問題的巡查檢查、跟蹤督辦不到位,重點區域工地揚塵問題突出。禁燃、禁放區污染管控松軟。2024年春節期間未嚴格落實煙花爆竹禁放區管控措施,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仍有燃煤銷售,出現重度污染天氣。餐飲油煙管控不到位。多家產生油煙的餐飲店無油煙凈化設施或油煙凈化設施運行不正常。
三是部分工業企業環境監管不到位。工業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存在短板。水江化工園區廢水收集管網全部為地下埋管,南平組團部分企業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管網塌陷致生產廢水直排問題多次發生。工業廢氣污染治理有差距。磚瓦窯、汽修企業等不同程度存在廢氣污染防治問題。工業固體廢物管理不規范。部分企業違規露天堆存固體廢物,“三防”措施不到位,磷石膏消納利用能力不足,赤泥尾礦庫滲漏造成水體污染。
四是督察發現的其他突出問題。建筑垃圾管理不規范。建筑垃圾管理臺賬混亂,建筑垃圾違規傾倒問題突出。部分砂石礦山管理粗放。相關超規模開采礦山企業存在無序開采情況,部分關閉礦山未嚴格按照修復方案進行治理。施工廢水監管不嚴格。建設項目存在施工廢水直排問題。水資源管理存在盲區。個別經營主體違規修建攔水壩,部分施工項目存在違法取水,部分小水電站生態流量監控設備運行不正常。
綦江區
一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差距。一些部門和鎮街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不到位。石角鎮、東溪鎮在已劃定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新發展養豬場或新建木板加工廠。北渡鋁產業園中部分建設項目存在未批先建問題。個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問題整改反彈嚴重。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綦江工業園區橋河組團污水處理廠進水濃度較低。督察發現,2022年—2024年該廠進水化學需氧量濃度低,大量“外水”進入污水處理廠。部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不嚴不實。10月30日重慶衛視曝光通惠河惠濱二路段水葫蘆泛濫問題,調閱資料發現通惠河27名河長10月份巡河共80人次,均未發現并上報該問題,河長巡河查河質量不高。
二是大氣污染防治問題突出。空氣環境質量下滑明顯。2021—2023年,綦江區PM2.5濃度、優良天數連續3年未完成年度目標;2024年1月—10月,PM2.5濃度同比上升0.5%。部分涉氣企業治污不力。部分企業存在環境管理粗放、未能有效收集和處理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煙塵、治污設施運行不正常、大氣污染物超標排放等問題。機動車檢驗機構弄虛作假。綦江區3家機動車檢驗機構均存在使用OBD作弊器、違規改變檢測方法等行為,為機動車出具虛假合格檢驗報告。重污染天氣應對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2023年12月26日—2024年1月2日綦江區啟動黃色、橙色預警期間,部分企業未落實限產、停產減排措施。
三是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明顯。城鄉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2024年1月—9月,綦江區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市政排水管網排查進度、市政排水管網存量三四級結構性缺陷整治進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趕水鎮、打通鎮等地存在生活污水管網不完善、破損未及時修復或雨污未分流等問題。信家巖污水處理廠處理量與服務片區供水量不匹配,“清水進、清水出”問題突出。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問題突出。部分入河排污口未按照“有口皆查、應查盡查”的要求納入全國入河排污口監督管理信息化平臺;部分入河排污口存在晴天排放污水問題,卻被判定為無需整治或已完成整治的排污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亟待加強。部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存在設施維護不到位、進口堵塞溢流或無進水、進水濃度低、濕地植物大面積死亡等問題。
四是一些生態環境重點領域問題亟待解決。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管理粗放。重慶華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遺留磷石膏問題未全面徹底解決。個別公司未按環評批復要求,將應循環利用的邊角料填埋于工業廢物處置場,無償擠占公共資源。建筑垃圾管控力度不夠。已建成的北部新城棄土消納場未啟用,部分建筑垃圾運輸公司、處置場或回填場、需外運建筑垃圾的工地未辦理核準證。高新區中國動力項目等地塊存在擅自傾倒工程渣土、拆除垃圾或裝修垃圾問題。河道管理工作有待加強。部分河段違規亂搭亂建臨時建筑或永久建筑,影響行洪安全;個別水電站未按要求設置不可逆生態流量泄放設施,部分時段未達到生態流量泄放要求。畜禽和水產養殖污染防治工作有待提升。部分畜禽養殖場存在糞污處置不到位、還田面積不足、管網破損未修復、糞水溢流周邊環境等問題。部分水產養殖場存在尾水處理設施維護不到位、植物基本死亡等問題。
大足區
一是生態環境保護思想認識和責任落實還有差距。思想認識不到位。相關部門和鎮街對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足,推進不力,區域空氣質量下降明顯。2021—2023年,PM2.5濃度和優良天數未完成市級目標。2024年1月1日至11月28日,優良天數同比減少7天。部分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不到位。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不細致不深入。永定河藍湖國際小區段8個入河排污口未按要求納入排查整治,其中3個排放污水,且氨氮濃度超標;化龍水庫水源地一級保護區隔離防護措施不完善,仍有垂釣現象。相關部門未及時督導恒安化工完成環境安全風險整改或搬遷,存在重大環境安全隱患。部分重點任務推進不實。天池河農貿市場至閘壩段、轉轉河米糧老街段農村黑臭水體實際整治情況與整改公示結果不符。
二是污染防治攻堅工作短板明顯。大氣污染管控問題突出。部分企業仍然存在廢氣直排散排、治理設施運行不規范問題,市政工程施工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控揚塵,市級督導幫扶組交辦的建筑工地揚塵問題整改滯后,道路交通工程裸土未覆蓋、運渣車帶泥上路,部分燒烤店未接入專設煙道,油煙臨街直排;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水泥、磚瓦企業未落實應急減排措施,未按照規定錯峰生產。部分機動車檢測公司通過加裝車載自動診斷系統作弊器的方式,違法出具虛假檢測報告。水環境治理有差距。河長制落實不到位,轉轉河部分河段水葫蘆泛濫,金竺河部分河段垃圾清理不及時。水源地環境管理和風險防范措施落實不到位,部分水廠至今未劃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監管不嚴,個別工業污水處理廠至今未取得行政主管部門同意設置入河排污口的決定書。土壤污染治理存在管理盲區。重慶市桂花磷肥廠地塊修復進度落后,未按規定時限完成整治修復。廢機動車回收拆解存在環境風險,報廢汽車拆解企業普遍未規范收集報廢汽車制冷劑、冷卻液等廢物,車架拆解工藝粗放,場地沖洗廢水和初期雨水處理工藝簡單,存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風險。
三是環境基礎設施短板明顯。污水管網建設不足。城鄉(村鎮)結合部污水管網建設滯后,部分區域雨污混流、污水直排問題未得到徹底解決。瀨溪河干流沿河兩岸仍有部分排口排放污水,氨氮濃度超標,且有明顯異味。建筑垃圾管理粗放。有關部門未能清晰掌握建筑垃圾的產生、處置情況,未定期公開相關信息,也未提供年度統計數據,建筑垃圾違規處置時有發生。智鳳街道茅里社區、大足中學昌州校區周邊及大足元榮機磚廠等地出現建筑垃圾隨意傾倒現象。污泥無害化處置問題突出。原污泥無害化處置中心拆除后,污水處理廠污泥大量積存。部分鄉鎮污水處理廠、個別工業污水處理廠積存污泥未及時處置,污泥露天堆存。
四是其他需要關注的生態環境問題。自然保護地和風景名勝區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整改不到位。玉龍山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地內企業原址建筑物未完全拆除,存在危房且無警示標志;藍家灣煤炭有限公司矸石磚廠與自然保護地局部重疊,廠房設備未拆除,未進行生態修復。大足石刻風景名勝區內違規修建養殖場。水產和畜禽養殖污染治理質效不高。2021—2022年,財政專項資金補助水產養殖場治理尾水,但智華、楊璽淡水魚、銀城水產等養殖場設施不同程度閑置損毀。遠輝生豬養殖場沼氣系統停用,豬糞露天堆放,沼液池泄漏;俊凱陽生豬養殖場廢水直排農田,無防滲漏措施。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不到位。大足元榮機磚廠采礦許可證失效10年未修復治理,存在裸露巖石、未撤除設備和建筑垃圾傾倒問題;大足躍進煤業閉礦后生態修復不徹底,矸石堆場局部裸露,有建筑垃圾。
銅梁區
一是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持續夯實。2018年以來,區委常委會會議專題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98次、區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153次;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頭督導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市級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督促問題整改徹底、整改到位,前兩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和市級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任務全部按期銷號。深入實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印發實施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實施方案,優化“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滾動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重點任務。
二是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實效。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和主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均保持100%。巴川河、淮遠河、涪江銅梁段獲評重慶市最美河流,瓊江成功創建川渝首條跨界幸福河湖。淮遠河綜合治理入選生態環境部督察整改看成效正面典型案例。重點建設用地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達100%。獲評“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
三是綠色低碳發展有效推進。建成國家和市級綠色工廠18個,新型儲能獲評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巴岳農莊”強村富民綜合改革入選全市經濟領域第一批改革典型案例。“林長制+檢察長”協作機制經驗全市推廣。2022年銅梁區西郊示范片榮獲重慶市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榮昌區
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差距。相關行業主管部門和鎮街對榮昌區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嚴峻形勢認識不到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定力不夠、動力不足、措施不實。水環境質量形勢依然嚴峻,國控(市控)河流近年不同程度存在個別月份超標現象,水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力度不夠;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壓力大;農村生活污水、垃圾分類處置、畜禽養殖等環境污染治理存在短板。相關部門和部分街道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部分部門以及相關鎮街對露天焚燒的宣傳、巡查、制止、處罰等工作落實不到位。部分鎮街落實“河長制”工作有差距。
部分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推進不力。個別部門和企業整改責任落實不到位,重點工作推進不力,督察整改事項未達到預期目標。一是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嚴重滯后。轄區個別企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進度滯后。二是管網排查整治工作緩慢。榮昌區市政排水管網排查進度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需工程整治的三、四級結構性缺陷還未完成,14個鎮級污水處理廠運行長期處于低負荷狀態。三是建筑垃圾管理不規范。規劃建設的1號建筑垃圾堆填場尚未完善相關審批手續。建筑垃圾源頭分類措施不到位,資源化利用項目長期低負荷運行。部分建筑渣土及垃圾非法傾倒。
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短板。一是大氣污染防治存在短板。重點行業廢氣深度治理滯后。大氣污染源監管不到位,存在部分磚瓦窯企業未完成減排任務,個別木材加工經營部生產廢氣直排外環境,個別機械有限公司廢氣治理設施運維不規范、
活性炭未更換等問題,個別加油站卸油口有泄漏散溢出的問題。揚塵問題突出,建設工程項目存在裸土未覆蓋、未濕法作業、未采取降塵措施等問題。新能源車占比小,交通源污染量較大。餐飲油煙污染控制仍需加強,個別小型餐館仍存在超標排放現象。二是水污染防治存在薄弱環節。河流水質出現反彈,水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滯后,5個項目還未完成。截至9月底,榮昌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污水直排混排問題突出。飲用水水源地存在環境風險。三是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監管存在缺失。存在煤矸石違規堆存轄區建筑垃圾消納場內的現象。外省轉入煤矸石未落實固體廢物跨省利用備案制度和臺賬制度。
梁平區
一是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還有差距。思想認識不到位。2021—2023年梁平區PM2.5濃度連續3年未完成市級下達的環境空氣質量目標。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和鄉鎮(街道)對此問題重視不夠,統籌推進不力,日常監管不到位。責任壓實不到位。重慶新梁產城置業發展有限公司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缺失,致使屏錦鎮污水處理廠一直未辦理排污許可證等手續,無證排污長達20個月。屏錦鎮、虎城鎮、蟠龍鎮等分別存在生態保護紅線、河道岸線、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管理不到位的問題。
二是大氣污染防控力度有差距。露天焚燒管控不到位。2024年1—11月,市級高空了望系統發現梁平區焚燒火點479例,居全市第二。梁山街道等鄉鎮(街道)網格責任未壓實,巡查不到位,應急處置不及時。區農業農村委疏導不力,秸稈綜合利用項目推進緩慢,未及時撥付補助資金。餐飲油煙綜合整治推進不力。梁平區重點管控區內餐飲單位油煙深度治理工作滯后,部分油煙凈化設施清洗記錄不規范,清洗頻次達不到規定要求;部分老舊小區住戶油煙直排;露天燒烤較多,附近居民多次投訴。煙花爆竹燃放污染防治不力。2023年大年初一梁平區出現重污染天氣,2024年除夕夜梁平區重污染時段長達6個小時。督察進駐期間,禁放區內仍多次發生煙花爆竹燃放現象。涉氣重點行業廢氣治理不到位。部分磚瓦企業物料破碎、裝卸、傳輸等環節收塵不到位,非道路移動機具無環保編碼,廠區內揚塵明顯,排放廢氣超標。部分涉氣重點企業未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城區禁煤區劃定未及時更新。
三是部分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工作不到位。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的群眾舉報建材企業開采破壞生態問題整改不到位,仍存在堆料場部分石料、細砂露天堆放未覆蓋到位,料倉存在漏點等問題。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群眾舉報部分企業排放廢氣刺鼻、排放廢水擾民問題,此次督察仍發現部分企業廢氣散排嚴重,存在明顯環境安全隱患,污水超標排放等現象。
四是一些生態環境管理短板需要關注。水污染防治存在不足。部分污水處理廠超負荷運行,進水水質化學需氧量濃度長期較低。小沙河、大河河城區段水質為Ⅴ類。屏錦鎮左柏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存在釣魚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