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加強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 推動美麗中國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危險廢物環境治理 嚴密防控環境風險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以及《水生生物水質基準推導基本數據集 第一部分:總綱》等16項生態環境標準、《環境空氣 顆粒物來源解析 開放源揚塵采樣技術規范》等4項生態環境標準。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
制定《實施意見》,是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和全國科技大會部署的重要舉措。要注重創新生態環境領域科技體制機制,打造開放包容的科技創新環境,提升基礎研究水平,推進關鍵技術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優化科技創新平臺基地,加強高水平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要細化重點任務舉措,跟蹤評估進展成效,提升利用科技推動工作的能力,實現科技創新與政策創新協同,更好支撐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會議強調
制定《指導意見》對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具有重要意義。要加快建設和運用全國危險廢物全過程可追溯環境管理信息化系統,推行產廢源頭“五即”(即產生、即包裝、即稱重、即打碼、即入庫)規范化建設,推進二維碼標簽“一碼貫通”,實現危險廢物全過程實時動態監控。要促進危險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優化調整利用處置結構,健全危險廢物循環利用體系,不斷提升危險廢物環境治理水平。要抓好政策宣傳和解讀,扎實推動《指導意見》目標要求和任務措施落地見效。
◇會議指出
構建符合我國生態環境特征的國家環境基準體系,既是提升生態安全風險研判、評估、應對和處置能力,也是實施生態環境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科學依據。要加強統籌謀劃,夯實工作基礎,支持地方開展環境基準研究應用試點,加快推進國家環境基準數據庫建設,做好科普宣傳,為建設全過程、多層級生態環境風險防范體系奠定科學基礎。
◇會議強調
推動全國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有助于促進各城市準確研判大氣污染成因和結果可比性,準確分析和辨別不同城市污染來源特征。要做好宣傳貫徹和技術培訓,指導各地開展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切實提高結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有序推進制定其他源解析技術規范,不斷完善我國源解析標準體系,助力提升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水平。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于會文,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廖西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董保同,生態環境部總工程師任勇出席會議。
機關各部門,應急中心、機關服務中心、信息中心主要負責同志列席會議。
原標題: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