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環保上市公司,即將易主國資。
12月14日,深水海納水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水海納”)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李海波擬通過股份轉讓協議,將其持有的部分股份轉讓給茂名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茂名發展集團”),并將表決權委托給后者。屆時,深水海納的控股股東將由李海波變更為茂名發展集團,實際控制人則由李海波變更為茂名市國資委。
公開信息顯示,深水海納目前有35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凍結資金余額合計4022萬元。同時,公司在過去12個月內累計發生的訴訟、仲裁事項涉案金額合計約為1.16億元。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海波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質押5028萬股,質押率高達92.57%。深水海納表示,此次控制權變更,旨在通過引入國有資本,增強公司的資金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其在環保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1 深水海納易主茂名市國資委,轉讓總價約6.07億元
12月13日,“雙十二”剛過,深水海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海波,西藏海納博創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西藏博創”),安義深水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下稱“深水合伙”)就與茂名市發展集團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這份協議規定,茂名發展集團有意對李海波及其一致行動人西藏博創、深水合伙持有的股權進行收購,并意向受讓其合計持有的公司45,361,867股股份。
這些股份,包括李海波持有的21,154,400股普通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11.93%)、西藏博創持有的19,166,231股普通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10.81%),以及深水合伙持有的5,041,236股普通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2.84%)。總共加起來,茂名發展集團將受讓約4536.19萬股股份,占深水海納總股本的25.59%。
這一筆交易,將分期進行實施:第一步,履行深水合伙內部程序,將深水合伙變更執行事務合伙人,解除其與李海波的一致行動關系。第二步,進行第一期股份轉讓,由茂名發展集團按照13.54元/股的價格,受讓深水海納13,579,057股普通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7.65%),總價約1.84億元。第三步,在后續的股份轉讓中,茂名發展集團再按照轉讓總價區間42,272萬元至44,179萬元,受讓深水海納31,782,810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7.93%)。
總共加起來,茂名發展集團支付的轉讓總價約在6.07億元至6.26億元之間。
簽訂第一期協議的同時,李海波、西藏博創將分別與茂名發展集團簽訂表決權委托協議,李海波將其持有的18,525,000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10.45%)的表決權不可撤銷、不可變更、無條件、唯一、排他、無償地全權委托給受讓方行使,西藏博創也將其持有的14,374,674 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8.11%)的表決權全權委托給受讓方行使。如果第一期股份轉讓順利完成,并且表決權委托協議生效,深水海納的控股股東將由李海波變更為茂名發展集團,實際控制人則由李海波變更為茂名市國資委。
這一變更,也標志著深水海納將從民營企業,轉變為國資控股企業。
此外,李海波、西藏博創、受讓方應于2026年7月31日前就后續標的股份簽訂后續股份轉讓協議,并完成后續標的股份的轉讓。如果后續股份轉讓順利完成,將會進一步鞏固和穩定茂名發展集團在深水海納的控股股東地位,以及茂名市國資委在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地位。
2 35個銀行賬戶被凍結,質押率高達92.57%
公開信息顯示,深水海納成立于2001年,是中國生態環境智慧治理綜合服務商,工業污水處理領先企業,戰略聚焦工業污水處理、優質供水和
新能源領域,整合智能裝備、新材料、水處理藥劑等產業鏈業務,累計在全國建設/運營800余個環保水務項目。茂名市發展集團是經茂名市人民政府授權,致力于打造為行業領先的“城市綜合運營商”的市屬一級監管國有企業。主要業務板塊包括城市建設與服務、產業發展、資產管理、品農業、鄉村振興和資源開發。集團注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資產總額約255億元。
截至公告披露日,茂名市發展集團尚未持有深水海納股份。茂名市發展集團與深水海納及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之間均不存在關聯關系。
控股股東為何要轉讓股份?原來,近年來,深水海納雖然在環保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也面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技術升級的壓力。此次控制權變更,旨在通過引入國有資本,增強公司的資金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其在環保領域的進一步發展。
公開信息也顯示,深水海納目前資金鏈狀況確實比較緊張。比如,11月29日,公司剛剛發布公告,深水海納及子公司名下有35個銀行賬戶被凍結,凍結資金余額合計4022萬元,占公司凈資產的4%。賬戶被凍結的原因,主要與多起合同糾紛相關,涉及不同法院的財產保全申請。
同一天,深水海納還公告了公司目前累計訴訟、仲裁事項的基本情況。截至11月29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在過去12個月內累計發生的訴訟、仲裁事項涉案金額合計約為1.16億元,占公司凈資產絕對值的11.52%。這1.16億元中,尚未結案的案件金額為9286萬元。由于存在尚未開庭審理、調解等情況,這些訴訟、仲裁對于公司的財務狀況和利潤也存在不確定影響。
更早之前,11月15日,深水海納還接到西藏博創通知,獲悉西藏博創已將部分股份進行質押。原來,西藏博創此次質押了股份10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5.22%,質權人為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質押用途是“為上市公司借款提供擔保”。而截至公告披露日,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海波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已質押5028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92.57%。
高達92.57%的質押率,也透露出深水海納控股股東的資金鏈狀況,已經到了非常緊張的程度。
3 業績承諾連續兩年凈利潤不低于0,能否實現仍是未知數
目前,這次的股權轉讓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比如,協議生效后,茂名發展集團將對深水海納進行財務及法律的盡職調查,盡職調查的時間不超過四周。同時,本次交易也需要深圳證券交易所進行合規性確認,然后才能在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分公司辦理協議轉讓過戶登記手續。
此外,由于李海波、西藏博創、深水合伙擬轉讓股份存在質押情況,如果所涉質押部分股份未能取得質權人的同意,本次交易能否完成也還存在不確定性。
還有,此次交易還設置了業績承諾,李海波及西藏博創承諾,深水海納環保水務業務在2025年度及2026年度等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合并財務報表范圍內歸屬凈利潤(不剔除非經常性損益)不低于0(包含0)。而2024年前三季度,深水海納實現收入3.11億元,歸母凈利潤則是-191萬元。
從財務數據來看,深水海納主營的工業污水處理和優質供水等環保水務業務占公司營收的比例均在九成左右。凈利連虧之下,公司能否實現業績承諾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據了解,深水海納于2021年3月上市,上市前公司凈利穩步增長,2016-2020年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2066.2萬元、4735.32萬元、6755.38萬元、9595.29萬元、9242.53萬元。不過,上市之后,深水海納便遭遇業績“變臉”。2021-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分別約為3903.38萬元、-121.78萬元、-3492.61萬元、-190.54萬元。公司凈利在2021年大幅下滑,并于2022年由盈轉虧,至今仍未扭虧。
關于業績低迷的原因,深水海納在2023年年報中曾經表示,受宏觀環境壓力影響,公司在手項目手續辦理進度、工程建設進度緩慢,市場拓展、訂單獲取均受到影響。
同時,原材料漲價等因素也導致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而且公司還進行了戰略性投入和新業務布局,前期投入也比較多。
分析人士指出,凈利連續虧損,表明深水海納可能在市場競爭、產品競爭力、成本控制、經營管理等方面存在問題,要在短期內實現凈利潤不低于0的目標,企業需要解決這些經營難題。
不過,股權變更后,新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會帶來新的資源、管理經驗、經營策略、業務模式,對公司進行戰略調整和優化,從而改善公司經營狀況。
原標題:深水海納易主國資背后:35個賬戶被凍結,質押率高達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