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落實省委“1+N”政策體系,推動我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感恩奮進,黃河之濱會更美”——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12月11日上午為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甘肅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白志紅,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段廷智,平涼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拴會,圍繞“堅持系統治理,提升環境質量”,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白志紅:
首先感謝各位新聞媒體界的朋友長期以來對我省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今天重點對我省黃河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相關情況進行介紹。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省委省政府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為黃河生態治理作出應有貢獻”的殷切囑托,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對我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統領,立足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黃河流域重要水源涵養區和黃河上游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戰略定位,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方略,堅決扛牢上游責任,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穩中趨好。
“十四五”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廳聚焦重點區域、重點流域、重點領域和重點問題,牢牢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戰略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進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強化蘭州等重點城市大氣污染防治,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加快推進國家“無廢城市”建設,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研究建立美麗甘肅建設成效考核指標體系,適時將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過渡到美麗甘肅建設成效考核,全力推動黃河國家戰略落地落實,生態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改善,2022、2023年國家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我省獲評“優秀”等次。
一、主要工作進展情況
今年1-11月,甘肅黃河流域水質優良比例為92.7%,在全國31個省(區、市)排名中,由去年13位上升至今年11位,高出黃河流域9省區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在黃河9省區由第4位上升至今年第3位。我省黃河干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8年達到Ⅱ類,散渡河小河口村斷面首次實現消劣,14條地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均達到“長治久清”級別,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下面,重點介紹五方面的工作進展情況:
一是聚焦重點流域,切實抓好水生態環境質量管控。針對個別流域水質不穩定問題,定期調度分析、預警通報、督促督辦,強化汛期、枯水期環境質量管控。水質不穩定的渭河天水段伯陽、太碌國控斷面目前已達標,黃河全流域實現消劣。率先在全國出臺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地方標準,全省33個地級和106個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生態環境部交辦的5607個排污口,完成整治5318個,整治完成率94.8%,達到國家2024年70%的年度目標要求。
二是狠抓重點行業,統籌推進污染綜合治理措施落實。工業污染防治方面,黃河流域34個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穩定運行,實施工業園區水污染整治專項行動;城鎮生活污染治理方面,強化污水溢流直排問題管控,推動提標改造工程建設,黃河流域62座縣級及以上生活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完成59座,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0%以上;農業農村污染管控方面,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29.98%,其中黃河流域達到30.84%,提前完成“十四五”25%的目標,黃河流域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1%。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推進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問題整改。圍繞國家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強化幫扶指導,及時調度通報、預警督辦,不斷鞏固已整改完成問題成效。目前,2021年黃河警示片披露的11個污染防治類問題,已整改完成9個;2022年8個污染防治類問題,已整改完成5個。2023年黃河警示片披露的16個問題已完成5個,碌曲縣超載過牧問題、蘭州高原夏菜市場部分尾菜隨意傾倒問題等11個問題正在抓緊整改。2024年對黃河流域蘭州市、白銀市、甘南州和蘭州新區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交辦群眾舉報件358件,已辦結240件。
四是加強項目爭取,提升流域水環境質量。“十四五”以來,共爭取中央污染防治專項資金98億元,其中水污染防治專項資金36.73億元,對217個流域水污染防治項目予以支持。構建流域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與省財政廳組織8市州20縣區簽訂生態補償協議,補償資金達3.35億元。謀劃2025年人工尾水濕地、水源地規范化建設等46個項目共14.88億元,國家提前下達2025年水污染防治資金7.37億元,同比增長1192萬元。
五是嚴守環境安全底線,防范化解風險隱患。聚焦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尾礦庫等環境風險敏感點,針對化工園區、工業企業、城鎮污水處理廠等重點,全面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及時消除環境隱患。建立15個省級環境物資儲備庫和應急救援隊伍,全面完成全省88條重點河流“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響應方案編制和現場核查,創新開展環境應急空間現場“二維碼”信息化標識。組織開展實戰應用大演練、大比武活動,環境應急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及時妥善科學處置慶陽市“6·17”新莊煤礦礦井涌水泄漏事件、蘭州市“7·25”空氣異味事件,避免了較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
二、 下一步工作重點
我廳將繼續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嚴格落實生態環境準入要求,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配合構建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全面開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深入實施工業、燃煤、機動車、揚塵污染源治理,科學防范重污染天氣發生。持續開展工業污染綜合治理,不斷提升園區工業污水處理率。強化汛期污水溢流管控,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穩步提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加強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全力開展流域環境質量管控,持續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鞏固黑臭水體整治成效,強化沿河污染源達標排放監管,保障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整改,穩步推進流域省際間橫向生態補償,強化黃河流域環境風險防控,落實重點河流“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響應方案,強化跨界突發水污染事件應對能力。為我省黃河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生態環境保障。
記者問答
甘肅經濟日報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2024年蘭州市空氣質量怎么樣,在大氣污染防治中都做了哪些工作?
段廷智:
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蘭州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主動構建了以主要領導牽頭抓總、分管領導具體指揮、生態環境部門統籌協調、縣區部門高效聯動的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格局,全力開展“產業、燃煤、交通、面源、能力、生態”六大治理行動,最大限度改善環境空氣質量,全力鞏固提升“蘭州藍”治理水平。特別是今年4月10日、4月11日,省委書記胡昌升專門用2天時間到蘭州市調研,組織全國的知名專家和省直有關廳局給我們會診把脈,提出蘭州市要樹立“一天都耗不起、一微克都丟不起、一個指標都輸不起”的思想,在治理措施上下狠手、出實招,久久為功,千方百計確保空氣質量達標。截至2024年12月10日,全市優良天數287天、同比增加19天,優良天數比率83.2%,同比增長5.3個百分點;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38、同比改善5.2%;未發生人為因素導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大氣考核的六項污染物濃度同比下降,空氣質量呈明顯改善態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
一個方面大力開展大氣污染管控工作。首先是科學謀劃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工作。按照《全面推進新時代美麗蘭州建設實施方案》制定《蘭州市持續鞏固提升“蘭州藍”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從產業、燃煤、交通、面源、能力、生態六大治理方面,研究提出19項攻堅任務、44項重點措施,建立“蘭州藍”攻堅行動任務清單。其次是精準調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落實。積極開展空氣質量會商,常態化開展污染天氣監測預警,每日下發管控指令,及時調整工作部署和力量配備。根據大氣污染防治需要,圍繞工業污染、燃煤污染、面源污染與機動車污染,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整治“百日攻堅”行動、臭氧防治專項行動、餐飲油煙污染防治聯合治理行動。第三是全面壓實大氣污染防治屬地責任。強化“人防+技防”手段,持續開展巡查督導,多角度、全方位巡查各類污染源。每日指派巡查組開展巡查工作,開展“四不兩直”檢查和暗訪工作。印發《蘭州市大氣污染防治網格監管污染源排查指南》,提高網格監管能力。
另一個方面大力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工作。一是推動產業治理。實施榆鋼煉鋼區域等11個項目超低排放改造,有序推進工業燃煤鍋爐淘汰改造。推動完成561蒸噸
燃氣鍋爐低氮改造,削減城區氮氧化物排放強度和總量。二是實施燃煤治理。爭取冬季清潔取暖專項資金0.9億元,計劃完成0.75萬戶城區居民冬季取暖散煤污染治理,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整合移交供熱站點65座,并入熱電聯產大網30座,減少供熱污染。推進雁兒灣污水源熱泵供熱項目等清潔能源供熱項目建設,推動形成以熱電聯產、余熱利用為主,天然氣為輔,地熱源、污水源等
新能源為補充的供熱能源結構。三是加強面源治理。常態化開展餐飲油煙治理,累計檢查各類餐飲單位4231家。強化工地揚塵管控,對630個在建項目進行檢查和抽檢。印發《秸稈禁燒工作方案》,簽訂目標責任書。嚴格煙花爆竹零售巡查管控,優化調整全市煙花爆竹零售點布點規劃,健全煙花爆竹全鏈條監管,落實禁放管控責任制和包片包保責任制。四是開展交通治理。推進108個綜合交通大會戰重點交通項目施工,加快“暢行蘭州”建設。持續推進“公轉鐵”21個國家貨運樞紐補鏈強鏈項目。交警部門全力開展“5大行動”、落實“17項措施”,建立“6+6+12”路面常態管控機制,降低車輛怠速產生的尾氣濃度。五是強化能力治理。建立環境空氣質量網格化監測體系,發揮535套六參數微觀站和20套揮發性有機物監測站,對6項大氣污染物濃度實現時空動態變化趨勢分析、追根溯源。建立無人機全域巡航取證體系,在主要入口和主要路段安裝10套尾氣遙感監測設備,重點鄉鎮建成30個視頻監控點位,精準抓拍各類煙塵、尾氣、粉塵、火點等污染行為。六是加強生態治理。近年來全市新增、改造城市綠地323.82公頃,在257條各類城市道路補植補栽行道樹1.6萬株,打造園林精品街區35條,實施背街小巷“綠地掃盲”100處,建成口袋公園138座,持續打好國家森林城市創建主動戰,全面提升蘭州市城市園林綠化品質。特別是今年,實施了雙重和三北六期工程等3個生態修復工程,完成營造林35.87萬畝、草原生態修復治理4萬畝,不斷提高了森林覆蓋率,為生態環境保護夯實綠色基礎。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平涼作為黃河上游隴東黃土高原地區重要的節點城市,在推動黃河流域污染防治方面作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張拴會:
感謝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平涼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支持!平涼地處黃河中上游涇渭河流域核心區,生態地位極其重要。近年來,平涼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認真貫徹中央和省上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美麗甘肅建設等重大決策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奮力推進美麗平涼建設,先后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國家森林城市等稱號,國家和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美麗幸福河湖等多點開花。所做的工作,可以概括為4句話:
第一句話,高點定位、高位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之一。我們深刻認識保護和發展的辯證關系,牢牢把握“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的實踐要求,從政治和全局高度,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確定了聚力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城市的目標定位,堅決扛牢黃河上游城市生態環境保護政治責任,構建起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
第二句話,深化改革、立梁架柱。生態文明建設維度廣、領域多。我們堅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動力,圍繞落實《黃河保護法》和省上《條例》,建立了《平涼市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等“1+7+N”規劃體系,制定了《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若干措施》《協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重點任務清單》等系列文件,出臺揚塵污染防治、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古樹名木保護、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等多部地方法規,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治理修復、法規政策、執法監管及公眾參與工作體系。
第三句話,全域保護、全鏈治理。守護綠水青山是落實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重要保證。我們全力打好藍天保衛戰,以控制PM2.5為主線,市區一體、主動作為,部署開展 “六大攻堅行動”,堅持 “五源同治”,升級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微測網,建立精準高效的指標預警和網格化處置機制,環境空氣質量穩定向好,均值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我們聚力打好碧水保衛戰,建立健全水行政執法“四項機制”,“一口一策”治理入河排污口697個,開展中心城區地下水規范管理專項行動,全市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99%以上,13個地表水國、省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14個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水質穩定達標。我們合力打好凈土保衛戰,強化農用地分類管理和重點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受污染耕地和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建成2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閉環處理實現全域覆蓋。
第四句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內生變量。我們加快構建以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鏈為引領,綠色建材、生態環保等特色產業梯次跟進的“1+N”現代產業體系,積極拓寬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換通道,建成國家級綠色礦山2家、省級綠色礦山5家,綠色建材產業集群被認定為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形成了以平涼紅牛、靜寧蘋果等為代表的一批“甘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全市林地面積增加到555萬畝,林草覆蓋率達到44.7%,生態產業增加值占到地區生產總值四分之一以上,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路子越走越寬。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平涼市將認真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感恩奮進、扛牢責任,聚力打造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城市,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厚植美麗平涼生態底色,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轉化綠水青山生態價值,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平涼貢獻。
中國甘肅網記者現場提問
記者:我省是如何爭取利用中央生態環保資金,助力全省流域水環境質量改善?
白志紅:
近年來,我省堅持以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為抓手,以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加強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全省水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持續改善,人水和諧美麗生態畫卷徐徐展開。
一是扎實開展項目儲備。以系統性、整體性、精準性為原則指導市州開展項目申報,嚴格落實項目入庫三級審查制度,我省通過國家審核的成功率達到90%左右。目前全省共有116個總投資43億元的項目通過生態環境部審核納入項目儲備庫,為后續水污染防治資金爭取奠定了基礎。
二是全力支撐黃河戰略。將黃河流域作為全省水污染治理重點,針對散渡河、祖厲河、馬蓮河、洮河、黃河干流等重點流域支持實施人工尾水濕地、河湖緩沖帶建設,馬蓮河、祖厲河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散渡河劣Ⅴ類水體基本消除、洮河流域達到Ⅱ類,黃河干流連續8年達到Ⅱ類。
三是持續保障民生安全。以劉家峽、九甸峽等跨區聯片供水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綜合整治為重點,繼續加強城市和鄉鎮級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推動飲用水水源地監管能力體系建設,群眾飲水安全得到切實保障。
四是科學制定分配方案。研究制定《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項目儲備與資金分配實施方案》,將地表水環境質量、項目實施進度、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結果作為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分配重要依據,通過正向激勵反向扣減有效促進流域環境質量改善和重點工作任務完成。
五是持續強化項目管理。嚴格執行月調度、季通報管理制度,每年開展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項目監督自查和專項審計,督促市縣嚴格落實項目實施、監督管理職責,我省爭取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連續增長,獲得的獎勵資金多次位于全國前列,中央水污染防治資金在自2023年以來持續突破10億元。2025年中央水專項第一批資金提前下達,我省獲得獎勵資金1.8億元,是唯一一個獲得5項獎金的省份,總資金7.37億元。
來源:甘肅發布
責編:宋佳
審核:張燕
原標題:實錄丨感恩奮進,黃河之濱會更美——全面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堅持系統治理,提升環境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