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是老大、老二相爭,沒想到老三卻突然殺了出來。圍繞節能國禎,一出“三國殺”式的好戲正在上演。先是長江環保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三峽資本終止公開征集轉讓節能國禎10.72%的股份,然后中節能又宣布將以適當的價格增持節能國禎股份。最新消息是,安徽省生態環境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安徽省生態環境集團”)已花費8.65億元買入節能國禎1.17億股,占總股本17.18%。
公開信息顯示,安徽省生態環境集團由安徽省人民政府100%控股。而安徽省人民政府旗下的另外一家公司——安徽省鐵路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則持有節能國禎6867.61萬股,占總股本10.08%。加在一起,安徽省人民政府已持有節能國禎27.26%的股份,超越中節能成為第一大股東。
未來,“節能國禎”會不會改換門庭,成為“安徽國禎”?一切還有待觀察。
1 節能國禎爭奪大戲,安徽省國資半路殺出
節能國禎的這場股權爭奪大戲,起始于今年10月。10月13日,節能國禎收到長江環保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三峽資本的告知函,長江環保集團和三峽資本擬通過公開征集轉讓的方式,協議轉讓其所持有的全部節能國禎股份73,040,457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72%。
原以為三峽系即將就此退出,但到了11月末,事情又峰回路轉。11月27日,節能國禎發布公告,長江環保集團和三峽資本決定,終止公開征集轉讓程序。也就是說,三峽系原計劃轉讓的10.72%的股份,不轉了。
與此同時,節能國禎現在的控股股東——中節能還發出通知,將在即日起的6個月內,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允許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競價、大宗交易、協議轉讓和司法拍賣等),擇機以適當的價格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數量不低于2270萬股且不超過4540萬股,增持比例不低于3.333%且不超過6.666%。
為啥要增持節能國禎?中節能表示,這是基于對節能國禎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促進節能國禎持續、健康、穩定發展,增強投資者信心。
僅僅過了兩天,事情再次發生變化。11月29日上午,由安徽國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持的節能國禎1.17億股股份在淘寶網進行司法拍賣,結果被安徽省生態環境集團以8.65億元的價格買入。這部分股份,占比節能國禎總股本的17.18%這17.18%的股份,加上安徽省鐵路發展基金持有的10.08%的股份,安徽省國資控制的節能國禎股份已達到27.26%,超越中節能成為第一大股東。
要知道,中節能集團目前持有節能國禎14.77%股份,中節能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則持股8.56%,兩者加在一起也只有23.33%。
也就是說,這場圍繞節能國禎的股權爭奪大戲,主角已經由三峽系和中節能,變成了中節能與安徽省人民政府。
2 “三峽系”原本計劃收購,中節能溢價2億元截胡
其實,這場交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9年。
2019年9月,當時還沒改名的“國禎環保”發布公告,公司控股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決定將公司15%股份,以12.7元/股轉讓給長江環保集團和三峽資本,合計轉讓價為12.77億元。如果當時這些股份如期轉讓,“三峽系”就將持有國禎環保26.6%的股份,一躍成為第一大股東,國禎環保的名字可能就得改成“三峽國禎”了。
不過,2020年3月,交易生變,國禎環保又與中節能簽署了股權轉讓及表決權委托協議,擬將15%的股份轉讓給中節能,并將約6.26%表決權委托給中節能行使。股權轉讓價格為14.66元/股,總價款為14.75億元。交易完成后,中節能擁有國禎環保29.95%的股份表決權,成為新的實控人。也就是說,中節能多花了近2億元,從“三峽系”手中橫刀奪愛,搶得了國禎環保的控制權。
而“三峽系”為啥與國禎環保擦肩而過?據問詢函回復,國禎環保與“三峽系”的股權轉讓卡在了股東大會環節,原因是部分核心條款,包括價格、控制權等受外部條件制約無法落實。
了解了這些前因后果,其實就能知道,有關節能國禎的爭奪,一開始其實是“三峽系”與中節能兩家的事情。“三峽系”本想以12.77億元收購,結果中間出現一些問題,被中節能以14.75億“截胡”。
到了今年,“三峽系”原本打算退出,但后來又不賣了。中節能計劃增持,兩家正爭得不可開交,誰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安徽省生態環境集團又突然殺了出來。
時至今日,中節能持股23.33%,安徽省國資持股27.26%,戰場的主角已經變成了中節能和安徽省國資。但“三峽系”仍然持股10.72%,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未來,節能國禎到底花落誰家?好戲還沒結束,結果仍待揭曉。
3 老牌環保企業,深耕水處理領域
以上這些,其實都是資本市場上的風云變換,無論是誰笑到最后,其實都跟環保產業關系不大。不過,之所以能夠成為各路資本爭搶的對象,也證明節能國禎確實是一家優秀的公司,有值得大家學習地方。
公開信息顯示,節能國禎創建于1997年,2014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長期致力于水資源的綜合利用和開發,提供“三縱三橫 治水我能”環境服務暨智慧運營、工程建設、智能制造、市政水務、工業水務、流域治理。1992年,年近50歲節能國禎創始人李煒從安徽省電力局副局長的崗位離開,棄官從商,并于1994年創辦國禎集團,1997年創辦了國禎環保。
2000年,國禎以承債方式整體兼并了安徽中聯環保設備有限責任公司,以設備制造、設集成業務踏入環保領域,成為國內最早一批水務先行者,憑借BOT模式在市政污水處理領域“攻城拔寨”。
2015年,公司以自有資金3.7億元收購美國麥王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72.31%的股權,同年又收購挪威GEAS公司100%的股權,進軍工業污水市場,補齊在工業污水處理和過濾器污水凈化系統的短板,構建水環境綜合治理、市政污水、村鎮水環境綜合整治及工業水系統完整產業鏈。
最新數據顯示,節能國禎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41.28億元,實現凈利潤4.25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2億元。其中運營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4.16億元;工程建造服務實現營業收入15.58 億元;設備制造銷售及服務實現營業收入1.42億元。
總體來說,節能國禎是根正苗紅的老牌環保企業,經歷過環保產業20多年的風風雨雨,已經練就一身治污的本領。同時,由于身處安徽省,屬于長江經濟帶的核心地區,也讓他們近水樓臺先得月,有機會參與到長江大保護之中。
眾所周知,無論是“三峽系”,還是中節能,都是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的主體平臺和骨干企業。對于節能國禎這樣的優質環保企業,他們肯定非常關注。另一方面,2023年9月,安徽省生態環境集團揭牌成立,其中也寄托著安徽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打造生態強省的厚望。
當安徽省生態環境集團遇上長江大保護,就出現了以上這些故事,引發了一場關于節能國禎的“三國殺”。
未來,究竟誰能笑到最后,節能國禎到底花落誰家?“環保圈”仍將持續關注事態進展。
原標題:節能國禎,被安徽省“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