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首例社會資本培育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轉化落地磐安!簽約儀式上,培育水土保持生態產品的社會資本方榧茶名(磐安)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向6家企業轉讓水土保持生態農業資源(榧茶道生態茶園)5年共享經營權。用于交易的茶園面積200畝,交易金額1000萬元,所得款部分將用于生態系統水土保持功能鞏固提升和流域內村民共富。
水利部宣教中心副主任劉耀祥、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二級巡視員吳志飛、浙江省水利廳副廳長朱留沙及金華市、磐安縣相關負責人出席活動并見證簽約。
據了解,榧茶道生態茶園位于磐安縣尚湖鎮南西溪小流域范圍內,原為村集體園地,因疏于管理和耕作拋荒多年。為助推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尚湖鎮人民政府引進榧茶名(磐安)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對茶園進行綜合開發治理。該公司累計投入水土流失綜合治理資金920萬元,一期形成規模茶園200畝。
荒山變茶園,原來的拋荒地成了當地茶產業的“金名片”。經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價值核算,該茶園所在的南西溪小流域范圍內為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34236萬元。為實現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最大化,公司發布共享經營權轉讓公告。經相關部門聯合審查,6家企業獲得受讓人資格,將攜手發展“茶旅+民宿”“茶旅+研學”等茶旅融合新業態。
“此次簽約,讓我們認準了這條生態產業發展的新路子。未來,我們將積極鼓勵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水土流失治理,爭取將轉化經驗輻射至中藥材、優質稻米、高山蔬菜、茶葉、食用菌等特色產業,進一步激活市場潛能,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磐安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磐安縣相關負責人為6家民營企業代表發放共享經營權交易證書和助農幫扶證書。
簽約儀式上,磐安縣發布了全省首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水土保持治理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的機制文件——《磐安縣社會資本培育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實施意見》,規范了社會資本培育水土保持生態產品的項目申報和資金補助,進一步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水土流失治理,促進水土保持生態產品價值的有效轉化。
來源:廳農水水電水保處、設計院有限公司、磐安縣農業農村局
原標題:荒山變茶園,變現1000萬!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