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襄陽市,占地127畝的火石山生活垃圾填埋場始建于1991年,累計填埋63萬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由于前期垃圾場選址建設時間早,治污設施簡單且年久老化,垃圾場及周邊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問題突出;為徹底解決垃圾堆體地下水污染問題,守住環境安全底線,國家生態環境部對本項目高度重視,2020年將其列為全國第一批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點項目。
作為國內生活垃圾填埋場綜合治理領域的領軍企業,高能環境被委以重任,負責襄陽市火石山生活垃圾填埋場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本項目2021年12月啟動,2023年10月竣工驗收,2024年9月完成終期評估并獲得高度評價。
高能環境在該項目探索建立“多維阻控-有效疏導-污染治理-定期監測”全方位治污模式。治理后,火石山垃圾填埋場周邊地下水中污染物濃度大幅下降,部分特征污染物降幅超過90%;地表水水質也有明顯改善,旁邊宋包水庫水質由地表水Ⅳ類轉變為Ⅲ類。該模式適用于位置敏感、風險程度高,且有較大的場地再生應用需求的正規或非正規填埋場治理和開發,為存量垃圾填埋場綜合治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同類項目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了優秀案例典范。
經過生態修復后的火石山生活垃圾填埋場,綠樹成蔭、鳥語花香,“變身”環保教育主題公園。
“人類的環境問題一天不解決,高能人一天不停歇。”高能環境不負眾望,在“珠海瀝溪”、“福州紅廟嶺”、“武漢北洋橋”等眾多明星項目后,再次實現了一個垃圾填埋場的生態重建。如今,火石山垃圾填埋場項目周邊的襄水源順流而下,修復后良好的水生態,搭配生態密林、疏林草地、草甸濕地等,將沿河慢行系統與城市綠道相結合,極大的推動了都市農業、文化旅游和生態康養等產業,不僅美化了城市環境,也帶動了襄陽市文旅產業蓬勃發展。
原標題:襄水源頭,生態之花:生活垃圾填埋場的文藝復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