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第三輪第三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分別進駐了江蘇、安徽、四川、貴州四省、以及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4家中央企業。相關工作開展以來,各督察組已多批次向四省轉交群眾信訪舉報件,問題主要涉及大氣、水、噪聲、土壤、生態及其他類型等。目前來看,大氣污染是本輪環保督查中群眾反饋較為集中的領域。
比如四川,截至10月28日10時,共計收到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的群眾信訪舉報件1276件。其中,第一批25件,大氣9件;第二批87件、大氣28件;第三批87件、大氣30件;第四批106件、大氣26件;第五批138件、大氣39件;第六批141件、大氣34件;第七批161件、大氣54件;第八批153件、大氣42件;第九批192件、大氣47件;第十批186件、大氣40件。
安徽也是如此,督察組最新轉辦的第八批82件群眾信訪舉報中,大氣環境問題有28個;第七批共轉辦94件,大氣環境問題33個。貴州收到的第九批次信訪事項共79件,大氣污染問題28個;第八批次移交的信訪事項共73件,大氣污染問題共32個。督察組向江蘇移交的第九批次信訪事項共112件,大氣污染問題共36個;第八批次共98件,大氣污染問題30個。
為什么江蘇、安徽、四川、貴州四省在本輪中央環保督察中集中暴露出了大氣污染問題?首先是時間,本輪中央環保督察選在秋冬季開展,因為污染物擴散條件差,這歷來都是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季節,也是檢驗各地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成效的關鍵時期。
不久前,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空氣質量預報會商結果,預計10月下半月,各地首要大氣污染物由臭氧為主轉向PM2.5、PM10或臭氧混合污染,污染情況趨于復雜。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北部、長三角、東北、華南、西南區域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局地部分時段可能出現輕度污染,其他地區以良至輕度污染為主。這和10月上半月“全國大部空氣質量以優良為主”有明顯不同。可見,季節性仍是我國大氣污染的一大主要特征。
對此,“中國環境報”近期發布了《大氣污染治理關鍵期,容不得絲毫懈怠!》一文,表示各地必須時刻繃緊這根弦,拿出嚴防死守的態度,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舉措,抓實抓細大氣污染治理。“中國環境報”指出,在全社會為了藍天白云持續努力的當下,有一些地方環境治理工作出現了松懈,一些地方在秸稈禁燒方面有放松管控的勢頭,最終導致了大氣污染問題的反彈。
除季節性這個明顯因素外,今年的中央環保督察工作對于大氣污染問題的重視程度也與以往不同。上半年開展的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中,一次集中通報了上海、浙江、湖北、湖南、重慶三省兩市環境空氣質量下降典型案例,密集公開、直切要害,這在此前也是從未有過的。
過去十年,我國達成了“全球空氣質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國家”成就,實現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54%,重污染天數下降了83%,優良天比例連續4年達到86%以上。然而,在2023年,我國空氣質量卻出現了明顯反彈,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于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指出,部分領域存在較大風險,包括“十四五”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難以完成的風險,部分區域污染物排放嚴重反彈、生態環境質量下降的風險。
為有效應對這一問題,去年底,國務院印發《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進一步對空氣質量改善提出了要求,并明確了具體措施。今年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也強調,到2035年,全國細顆粒物濃度將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實現空氣常新、藍天常在。隨著這些政策不斷落實,藍天保衛戰也正式進入了全新階段。
未來十年會如何?值得期待!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