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閃回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閃回科技)再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IPO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閃回科技成立于2016年,注冊資本約2180萬元,旗下擁有“閃回收”和“閃回有品”兩大核心企業品牌,經營范圍涉及網絡產品、通訊產品、電子產品、數碼產品及配件的研發與銷售;通訊設備、智能硬件終端產品的租賃;
再生資源加工;再生資源銷售;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等。閃回科技致力于提供一體化的綜合解決方案,
從以舊換新的方式啟動回收并促成新機的銷售,與小米、京東、華為、vivo和OPPO等企業都有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閃回科技與小米之間聯系密切。股東架構方面,創始人劉劍逸通過ShanHuiShou BVI持股31.71%;雷軍旗下順為科技、杭州順贏,通過上海聞微持股3.90%;小米通過上海驕锃持股6.83%;同創偉業通過上海繡回持股8.50%。2018年,閃回科技還曾獲得小米集團和順為資本的近億元A輪融資。除此之外,閃回科技于2019年、2020年、2021年、2023年分別完成4輪融資。
不過,盡管閃回科技已經多輪融資,但仍處于資不抵債的情況。截止到2024年7月31日,閃回科技的總資產約為人民幣2.95億元,但其流動凈負債卻達到了約人民幣6.83億元,是公司總資產的兩倍多。而且,閃回科技于投資者之間簽署了多份帶有贖回權的對賭協議,從條款上看,關于上市最后期限的要求,閃回科技都沒能完成。如按照最新的C輪融資約定,閃回科技應在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合資格首次公開發售。
顯然,本次上市對于閃回科技意義十分重大。也正因如此,其在2月份失敗后,僅過去不到7個月時間又再次遞交申請。
業績方面,2021年、2022年與2023年前三季度,閃回科技的營收分別為7.50億元、9.19億元、8.36億元。但報告期內,閃回科技的凈虧損分別為0.49億元、0.99億元、0.99億元,凈虧損率分別為6.5%、10.8%、11.9%。可見,持續的營收增長并未給閃回科技帶來高額的利潤。報告期內,二手手機銷售仍是閃回科技最主要的業務,銷售二手手機的收入分別占同期總收入約92.5%、93.2%及92.7%。
財聯社分析認為,導致閃回科技營收增長但持續虧損的直接原因是毛利率太低,同時其費用率卻居高不下。此外,還有一直居于高位的應收款項。2021年至2024年年中,閃回科技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由3995.6萬元暴增至8241萬元,暴增一倍。閃回科技對此的解釋是,公司上游客戶在回收手機時,給消費者提供促銷折扣需要閃回科技提前支付,而且不論線上線下,閃回科技都需要支付擔保金。
閃回科技表示,本次IPO所募集的資金將會被用于加強與上游資源合作伙伴的戰略合作,增加技術研發改進評估和檢測系統以提高二手商品的效率和準確性以及拓展業務范圍至更多類型的二手電子產品和相關服務。在這之前,閃回科技曾于今年2月26日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獨家保薦人為清科資本。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