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無廢城市”建設,各地各部門積極響應,圍繞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形成“1+10+N”建設方案體系,全市“無廢城市”建設穩步向前、成效明顯,在工業、農業、生活等領域形成多個創新模式。
傳承運河文化,打造“無廢運河”示范模式。京杭運河淮安段全長67.1公里,是運河全線航運利用率最高的區段。淮安市依托綠色現代航運發展示范段及大運河“百里畫廊”建設,積極開展“無廢運河”建設,聚焦河面治理、河岸治理、文化宣傳和部門聯動四個維度,明確10項建設指標體系,7項重點工程項目。
建立交通運輸、生態環境、住建、城管等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加大船舶污染防治巡查,嚴格執行“未按規定送交船舶污染物的船舶嚴禁裝卸作業”規定,確保船舶水污染物“應收盡收、應轉盡轉、應處盡處”。采用引航橋船舶垃圾智能接收裝置,提升過閘船舶垃圾投放效率,各類船舶污染物轉運、處置率均保持在95%以上,實現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轉運—處置”的全過程順暢銜接。
落實“就近處置”,打造“無廢園區”集約模式。淮安工業園區于2023年初啟動“無廢園區”建設,全面優化資源配置,減少工業固廢產生,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和循環利用,推動產業結構的綠色轉型,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工業體系。
一是打造鹽化新材料產業鏈循環綠色低碳發展模式。圍繞“打造千億級產業、爭創國家級園區”總體目標,依托產業基礎,發揮淮安巖鹽資源優勢,重點發展鹽化新材料產業,淮安工業園區化工片區打造了涵蓋鹽鹵開采—工業鹽—聯堿,氯堿等基礎產品,有機硅、聚醚聚酯、農藥醫藥等終端產品的一體化產業鏈,實現了產業協同和效益最大化。
二是建體系寬路徑重創新帶動利用處置設施提質增效。園區現有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利用處置企業3家,可綜合利用、協同處置一般可燃廢物、電廠爐渣、粉煤灰、聚醚濾渣等一般工業固廢約7萬噸/年。通過健全完善工業固體廢物集中收運處置體系,探索園區內危險廢物“白名單”制度。優化提升利用處置能力,拓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渠道,將上游聚醚生產廠家產出的聚醚多元醇濾渣作為原料進行加工利用,生產出的聚醚、磷酸二氫鉀等產品符合國家質量標準。
三是提升智慧園區能級打造固體廢物管理“一張網”。園區建成智慧安全“5+1”工程,以園區封閉化體系、應急指揮中心、危化品停車場、特勤消防站及隔離防護帶“五個工程”為基礎依托,以綜合信息控制系統為“一個中心”,建設園區安全的最強智慧大腦,助力淮安工業園區成長為江蘇省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園區。
聚焦廢物利用,打造“無廢工廠”引領模式。酸性蝕刻廢液為線路板蝕刻工藝產生,主要成分為銅、氯化氫、氯化鈉和水,傳統方式處置費用較高,且委外運輸過程中存在環境風險,可能帶來次生污染問題。2023年,淮安市引進酸性蝕刻廢液制取碳酸銅、膜渣干化、濾芯干化、電解金等危廢減量項目,將部分危險廢物在廠內減量化、資源化,既直接降低企業的危廢處置成本,置換后產生的碳酸銅也可回用于生產端,達到銅資源閉環循環再利用的目的。2023年企業減廢量約2100余噸,增加經濟效益約385.5萬元。
主管:淮安市生態環境局
編輯:陳松
原標題:淮安:圍繞“三化”凝心聚力 “無廢城市”亮點紛呈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