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方便各地各部門及社會公眾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現將有關政策解讀如下。
一、什么是生態環境分區管控?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以保障生態功能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環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舉措。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科學指導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對貫徹新發展理念、科學指導全省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推動云南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云南具有重要意義。
二、《實施意見》出臺的背景是什么?
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完善全域覆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為發展“明底線”“劃邊框”。2024年3月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重要指示精神為統領,對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作出系統部署。省委、省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決定出臺《實施意見》,并納入省委深化改革事項。
三、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的內涵是什么?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實踐創新,是從單要素分區管理向多要素綜合分區管理的迭代升級。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全域覆蓋、跨部門協同、多要素綜合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按照“一單元一策略”制定差異化、精細化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為生態環境管理提供了新的政策工具。
生態環境空間管控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著前置性、引導性和基礎性作用。我省生態系統復雜多樣,生態環境空間異質性明顯,實施更加精細化的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可以更好地支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深入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實質是針對我省不同區域特點,通過建立從問題識別到解決方案的分區分類管控策略,建立“綠色標尺”,強化生態環境管理的系統性和全面性,科學指導全省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厚植高品質生態環境底色。
四、《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實施意見》共分為6個部分,18條工作舉措。
(一)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提出統籌推進分級分區動態管控、構建生態環境準入管控體系、強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支撐等3條舉措。明確了制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責任主體和更新要求、分區管控劃分原則、信息化支撐要求等,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提供了科學指引。
(二)助推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提出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有力促進全省綠色低碳發展、積極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大力支撐綜合決策、創新服務企業綠色發展等5條舉措。結合云南特點,細化了分區管控在重大發展布局上的應用,以促進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厚植高品質生態環境底色。提出筑牢祖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推動水生態環境精準管控、強化大氣環境分區施策、推動土壤環境分區管控等4條舉措。明確了各環境要素差異化的管控要求。按照生態環境要素,細化了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土壤環境風險防控等方面的實施應用要求,以促進全省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四)完善分區管控工作機制。提出加強部門聯動協同、推動生態環境制度協調聯動、完善法規標準等3條舉措。壓實了各部門的責任,明確了協作機制等。
(五)強化監督考核。提出加強監督管理、完善考核評價等2條舉措。提出了監管要求,確定了監管內容和方式。
(六)保障措施。該部分圍繞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能力建設、開展宣傳引導等方面提出了強化組織保障的要求。
五、《實施意見》有哪些顯著特點?
《實施意見》在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意見》精神的基礎上,充分體現云南特色。
一是結合云南省滇中城市群建設、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特點,提出構建全省“1+5+16+N”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二是結合我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研究基礎較好、生態空間面積大的特點,將“積極助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作為一項重點任務來推進,探索建立與優先保護單元掛鉤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三是結合我省前期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應用于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的實踐經驗,提出了深入推動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與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生態環境執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制度的協調聯動。
四是突出了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把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運用于高黎貢山、西雙版納州等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對亞洲象、滇金絲猴、綠孔雀等重要物種遷徙通道、棲息地進行特殊保護,建立健全跨境聯合保護工作機制,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典范。
五是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細化了水、大氣、土壤等環境要素分區管控策略。六是聚焦“三大經濟”,突出了促進我省綠色低碳發展的具體措施。
六、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將發揮哪些作用?
一是以保障生態功能和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充分發揮分區管控在生態環境源頭預防和管理中的作用。通過強化重要生態空間保護,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維護云南省“三屏兩帶六廊多點”生態安全格局,筑牢祖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通過強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在水、大氣、土壤、噪聲等生態環境管理中的應用,推動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防范結構性、布局性環境風險。
二是服務云南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綠色低碳發展,支撐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促進重點產業向重點管控單元、環境容量大的區域集聚發展,引導傳統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合理布局。為各級黨委和政府提供決策支撐,科學指導各類開發建設活動,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三是通過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臺公眾端的開發應用,方便公眾和建設項目業主及時了解相關管控要求,服務企業綠色發展,優化項目選址選線,提升建設項目選址選線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提升服務效能。
四是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信息平臺與相關信息平臺和數據中心的對接,實現與國土空間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排污許可、
環境監測、執法監管等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共享共用,探索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與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融合創新。
五是推動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林業和草原等有關部門加強協調聯動,在制定相關規劃和政策時,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減少對生態系統功能和環境質量的負面影響。
供稿 | 云南省生態環境廳行政審批處
編輯 | 岳艷嬌
審核 | 馬冉奚
原標題:《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