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首批15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典型案例,廣州市從化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成功入選。
自2021年9月從化區獲批開展以縣域為單元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以來,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從化區分局立足區域發展的基本情況和制約發展的主要問題,積極在體制機制、制度建設、資金籌措等方面探索創新,根據從化“一帶四區”資源本底和優勢特征,因地制宜形成源頭修復與生態價值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老城市新活力、區域協同與產城融合4種整治模式,分步推進10個具有代表性的重點示范片區,統籌謀劃97個整治項目,不斷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著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生態更綠:勾勒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山水畫卷
從化區通過“源頭修復與生態價值實現”整治模式,積極踐行“兩山”轉化理念,引領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修復。推進流溪河流域上游30條一級支流全達到Ⅱ類以上水質,建成碧道111.8公里,助力從化入選國家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區,讓一度被《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確定為野生絕跡的唐魚數量恢復到了8萬多尾。積極推進鴨洞河治理工程,其中一期整治105國道上游約0.9公里,二期整治9.7公里,打造河暢、水清、堤固、岸綠、景美的小鎮“迎客廳”,榮獲“廣東省生態修復設計單項獎”。推進順興石場生態修復項目綜合運用邊坡生態修復、土壤修復、植物修復、生態景觀塑造等生態修復技術,完成對項目范圍約1200畝的整治修復工作,入選廣東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十大范例。
鄉村更美:探索城鄉融合發展模式實現老城市新活力
從化區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鄉村振興發展相結合,鰲頭鎮萬畝良田示范片區通過完成約7000畝土地流轉與約6600畝農田主要整治工序,盤活利用龍潭舊鎮墟沿街百余棟舊廠舊屋的閑置低效建設用地資源,引入越秀集團風行田園綜合體產業項目,打造集游景點、住民宿、品美食、購特產、享體驗于一體的農文旅三產融合發展區。同時,開展村莊集中整治,推進人居環境改善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的完善。通過修繕徐家大院、財神廟、劉氏宗祠等歷史遺跡,完善村莊公共文化空間;通過弘揚醒獅、上燈等傳統習俗,打造民俗集聚地,推動民俗文化薪火傳承,以“繡花功夫”推進鄉村建筑風貌提升,彰顯嶺南文化魅力,打造文化厚重、特色鮮明的美麗村莊。
村民更富:提高鄉村地區的自我“造血”能力
從化區通過小財政撬動社會大資本,萬畝良田示范片區依托政府財政資金3000萬,申請6.7億元專項債用于工程費用,并吸引越秀集團投資約8億元、區屬國企投資約3800萬元,預計可實現村民租金收入約0.1億元/年,帶動項目區域村集體年平均增收15萬元以上。目前已至少帶動就業人數共256人,其中當地就業人數78人。同時,通過低效建設用地再開發利用等建設用地整理模式,啟動高埔創智谷首期780畝開發建設,對園區范圍內低效工業用地進行提質增效。目前已批復22個工業項目增資擴產,預計可釋放174宗共計約1.3萬畝存量工業用地,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新活力。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從化區分局將繼續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作為面向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工程、綠色工程、惠民工程,形成粵港澳大灣區“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路徑,全力打造國際大都市近郊區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廣州樣板”“灣區經驗”。
通訊員: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從化區分局 麻伊婧
原標題:全省唯一!廣東這個地方入選自然資源部首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典型案例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