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探索環保產業的可能性:資源回收能做到哪一步?
02 賣設備還是做運營?
03 賣材料還是賣產品?
04 飲料瓶變時尚手包,一共有幾步?
05 中國有了“零廢棄大廈”
06 【寫在后面】
在電影《非誠勿擾3》中,主人公秦奮和笑笑最終步入婚姻殿堂,然而,蜜月還未結束,笑笑便加入了環保公益組織,奔赴全球各地保護環境,用秦奮的話說就是“撿垃圾”,一去二十年。這些環保組織在海灘上撿的垃圾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塑料瓶等廢塑料。
在現實生活中,要拯救地球,不能光靠撿垃圾。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還需要技術,需要商業,需要將這兩者結合起來的環保公司,更進一步,環保也許能夠引導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
01
再生資源回收也成了大買賣?
再生資源回收,正式的說法叫“廢棄物循環利用”,這是一個古已有之的行當,以前叫“收破爛的”。到了現在,已經升級換代,也是為普通人所熟知的“環保事業”。
在今年3月召開的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提出,2024年,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發展。這也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唯一提到的綠色低碳經濟下的細分產業。
此前的2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下稱《意見》),其中也釋放出利好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的信號。
《意見》指出,要培育壯大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分領域、分區域培育一批技術裝備先進、管理運營規范、創新能力突出、引領帶動力強的行業骨干企業。
到2025年,要初步建成覆蓋各領域、各環節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年產值要達到5萬億元。
這樣的政策導向自然意味著資源循環利用領域會有更多的商機,它不再是“破爛王”的致富小徑,而是環保產業的重要細分領域。
02
賣設備還是做運營?
從上游產業鏈算起,環保行業里從事固廢資源回收與處理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知名公司已經有很多家。如嘉諾科技、雋諾環保、中山斯瑞德、環創科技等,大都已深耕行業、靜待花開十數年。
已于去年創業板過會的嘉諾科技,始創于2013年,主要業務包括固廢處理單機設備、成套裝備和項目運營服務三大類,其中單機設備主要包括篩分設備、破碎設備、輸送設備及智能分揀機器人;固廢處理成套裝備主要包括資源回收成套裝備和精細燃料制備成套設備;運營服務主要為利用自身設備,為各類存量及增量固廢提供處理服務。
雋諾環保成立于2010年,主要生產垃圾和混合廢棄物、塑料、電子電器等領域粉碎設備,以及廢舊塑料、電子雜料、廢舊輪胎回收系統。
中山斯瑞德同樣成立于2010年,主要生產固廢破碎機,以及危廢和醫療垃圾破碎系統,大件、生活、廚余、紙廠垃圾處理系統。
另有環創科技也成立于2010年,主要生產餐廚廚余垃圾處理系統,電子垃圾、廢舊輪胎、塑料回收系統和環衛車輛等。
這些公司的成立大約都受到了2010年出臺的《中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政策大綱》的感召,瞄準的是大型資源回收方面的業務,以生產回收設備、回收系統為主,部分企業也提供處理服務。
除了賣設備的企業,在這個領域里,還有比較成熟的垃圾收轉、環衛企業,它們是提供運營服務,只不過是輕資產性質的運營。
03
賣材料還是賣產品?
梳理產業鏈條可以發現,在嘉諾科技等制造環保設備、提供環保服務的正統環保公司之外,再往下游一點就是購買環保設備,回收廢舊物資,制作再生料的公司,這也是構建無廢產業鏈非常重要的一環,是需要細分、再細分的領域。
尤其是在廢舊塑料的回收、再生方面,涉及面廣,關注度非常高。
廢舊塑料包括我們日常生活中拋棄的各種飲料瓶,大部分飲料瓶是PET塑料制成,PET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將其回收后經過一系列的處理可以做成rPET,也可以將它稱為“再生塑料”、“回收塑料”等。據2020年《我國PET飲料包裝回收利用情況研究報告》,我國PET飲料瓶回收率可達94%以上。
在這個領域里,已經有一些公司出頭露面。
比如英科再生,從公司名字就能看出,它有不一樣的產業鏈位置和不同的商業模式。
圍繞回收、再生、利用三大核心技術,英科再生形成PS塑料循環利用的縱向產業鏈,涵蓋塑料減容設備、再生塑料粒子、環保PS線條、環保畫框線條及環保成品框等業務模塊。
英科再生的PS塑料制品大量出口,用于制作相框等。它回收塑料瓶及其他塑料,作為原材料,利用分揀系統、破碎系統,最后做成再生料。
如果再生塑料價格在高位,它就直接賣再生料,如果價格不在高位,就先把再生料存放起來,等到一個高價的機會?;蛘咴龠M一步加工,做成墻體材料、桌子等成型的產品銷售,這樣,它就有了對沖低價和市場波動的手段。它在本質上成為一個生產再生材料和產品的公司,國外的沃爾瑪或者宜家都會找它定制材料。
英科再生主要依賴出口,也只能是規模化出口才能保證它的現金流。這家公司的核心優勢就是早早抓住了出口渠道——它最早不做再生塑料,而是購買其他公司生產的再生塑料,做成各種商品出口。在廣泛接觸外國客戶的情況下,這家公司發現這是個好市場,它就倒過來進了上游,開始自己回收、生產。
04
飲料瓶變時尚手包,一共有幾步?
在資源回收、循環利用領域,有定位和英科再生類似,但又另辟蹊徑的公司,比如盈創回收,及其旗下的抱樸再生BOTTLOOP。
盈創回收原先由中化塑料投資,后來大股東轉換。2010年,在日本時尚行業工作了15年的劉學頌女士加入盈創。本來是為著打造品牌,后來卻被問及:“你能不能連回收一塊做?”實際上這個回收工作,就是從收廢品的人手里買飲料瓶。
當時北京的廢品回收領域由河南固始和安徽來的鄉親們占據,他們之間都是老鄉、親戚,根本不信任外人,收瓶子必須拿著現金去,他們才肯給。
在這段時間內,劉學頌跑遍了北京周邊100多個垃圾場,她的體會是:做環保真難。瓶子太難收了,尤其是冬天,大家不怎么喝飲料,但是回收塑料的工廠運轉起來每天就需要將近300萬只瓶子,不然就得停轉,代價非常大。因為生產的是食品級材料,設備每次升溫要到280度,如果停機后,溫度就會下降;等有了瓶子就要再升上去,這樣反復,成本就特別高。因此,劉學頌不得不天天跑垃圾場去收瓶子。
除了難收,塑料瓶回收的前端成本(收廢品)還很高。大家在社區一個瓶子賣1毛錢,但轉手到再生公司這里,就已經經過了四五個環節,加之瓶子的價格隨石油價格波動,石油漲它也漲,最貴的時候,劉學頌在冬天采購一個瓶子的價格達到1毛8分錢。
回收工廠做好再生PET粒子出售給可樂、達能等飲料公司,飲料公司則認為:這是用垃圾做的,有風險,中國又沒有法律激勵,不返稅、不補貼,更沒有強制,所以一噸瓶子要比石油便宜300塊錢,才肯下單。
于是,對主營塑料瓶回收利用的公司來說,現實情況就是前端后端都不可控:前面回收成本高,后面賣出去的價格要比石油低,所以很難賺錢。本是為了可持續發展而誕生的業務,自身卻變得難以持續。
2019年,劉學頌重新衡量后認為:收了十年瓶子,還是沒有看到讓公司走向成功的希望,這么做環保,沒戲。
在進入環保行業之前,劉學頌從事的是生活方式時尚行業,在日本芬理希夢公司的十余年職業生涯讓她有足夠的積累和沉淀。她思考能否把兩個行業(環保與時尚)結合起來,用品牌重塑環保行業,讓再生資源的回收利用也產生附加價值,吸引年輕人,讓他們覺得“探尋廢塑料瓶能變成什么”這個事很酷?
基于這樣的思考,劉學頌創立了可持續生活方式品牌抱樸再生BOTTLOOP。抱樸再生源自老子《道德經》:“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英文名是BOTTLE + LOOP的縮寫,即瓶子的循環。這個公司跟一般環保公司最大的不同,是直接面向消費者。2022年,她還發起,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成立了北京零廢棄循環利用產業促進會,從兩個層面共同推進。
抱樸再生通過12道專業回收再造工序,將廢棄塑料瓶升級再造為時尚環保單品。對于劉學頌而言,只有通過設計與品牌的力量、以及順應當下市場潮流的表達方式與社交媒介,才能夠動員消費者積極參與到可持續消費當中。這正是抱樸再生所探索的領域。
“可持續不是說教和道德綁架,而是美的傳遞、善的傳遞。” 劉學頌說,“我希望可持續價值觀的傳遞是用美學設計和品質,讓存量資源綻放更多的光芒,為人類與環境提供價值,為社會帶來有意義的商業模式。”
05
中國有了“零廢棄大廈”
直面消費者的同時,抱樸再生亦與B端企業、機構、組織合作,提供零廢棄整體解決方案,實現從回收到環保產品的閉環。
位于北京CBD的“中國尊”中信大廈,就是抱樸再生協助打造的中國首個零廢棄大廈。
中信大廈地下二層是垃圾中轉站,整個大樓的垃圾分類之后運送至此。抱樸再生回收大廈每天產生的可回收廢棄物,還用再生材質設計制作《人類與垃圾處理的共存之道》科普藝術墻,用再生亞克力和RPET粒子制作《52赫茲鯨》藝術裝置,警示塑料垃圾對生物多樣性的威脅。從廢棄物的評估、管理,到回收再造,乃至再生文創產品定制與環??破栈顒樱阍偕鸀橹行糯髲B帶來了全方位、多維度的零廢棄整體解決方案,賦能企業ESG與可持續發展。
抱樸再生定位就是傳統文化加上環??萍己蜕鷳B美學。
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就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敬天惜物的理念。在劉學頌看來,就像中國人可以將豆腐做成豆腐渣、臭豆腐、豆腐乳,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無棄物”就蘊含著可持續的底蘊。
環??萍挤矫妫税阉芰掀孔龀刹计サ募夹g,抱樸團隊還在研發利用各種廢塑料、廢舊材料,現在廢塑料的回收利用,從PET礦泉水瓶開始,擴展到其他各種類別的廢舊塑料和廢舊物品,如海洋漁網。因為客戶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各種材料的循環利用都加入進來。
并且抱樸建立有一套區塊鏈系統,從回收到做成產品整個產業鏈都能讓大家看得到。歐盟現在都要求碳足跡,要求每個產品后面得帶有碳護照,這是我們國家的企業將來出口產品必須面對的。
生態美學方面,劉學頌認為,一定要用美打動消費者。
比如一套精致的“零廢棄辦公套餐”,用塑料瓶做成絲巾、圓珠筆和筆袋,用回收的廢舊快遞紙箱做成便簽本。具體減碳多少,顯示得明明白白。對于許多公司來說,ESG可持續發展,在宏大的舉措之外,從辦公用品的調整這樣的“小事”開始,積累下來,每年也有一定的減碳量。抱樸再生正幫助一些企業完成這方面的替換工作。
同時,抱樸再生也在助力鄉村振興、非遺傳承,先后與四川非遺手工藝“道明竹編”、”龔扇竹編”合作推出時尚環保單品[編de包]、[織影包];同時,也致力于公益慈善事業,完成了諸多項目,如與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天才媽媽”項目合作的環保公益產品,助力我國鄉村治理現代化創新發展。
劉學頌說,抱樸再生是一個引領和踐行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品牌,主要通過可持續美學來賦能企業ESG和可持續發展。特色就是從回收開始,通過專業再生工序,加以富有文化內涵的設計,最終生產出美的產品。所有產品都標有使用的瓶?數和碳減排數值,并可通過專利區塊鏈技術進?追溯,可以看到:是什么材料,從哪回收來的,經過什么樣的工藝流程,最終做成了顆粒、紗線和布料。
也就是說,先把環保、減碳的事業量化,接著是美化,把產品、展示通過設計挖掘出美感,最后再形成文化,融入到企業的企業文化中,去影響企業的客戶。
環保最終要解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問題,抱樸再生是在這個邏輯下的一個概念級公司,它沒有很大的規模,但它的確很受關注,因為展示出了環??萍肌⑸鷳B美學與傳統文化之間的統一,它下面有堅實的環?;A業務做支撐:回收團隊、再生工廠等等,上面則有無數的延展和可能性。
06
【寫在后面】
我們拆解廢棄物循環利用整個鏈條發現,從回收到再生,廢品回收系統里,賣設備的公司賺錢了,但做運營依然不怎么賺錢,除非高質量資源化加to B來破局。
從抱樸再生的例子可以看出,回收資源、再生利用,使之成為真正的商品,同時幫助企業、政府機構等落實ESG,實現環保和商業的雙豐收,已經有了路徑。
在高質量資源化方面,另一家公司朗坤環境的廢油脂資源化到手術級材料也是“異曲同工”。
朗坤已經實現了對廢棄油脂、餐飲垃圾、廚余垃圾等生物質廢棄物的深度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生產出生物柴油、清潔電力、沼氣等可再生能源產品,還進一步開發出乳化劑、增塑劑、表面活性劑等多種高附加值的綠色產品,被廣泛應用于能源、化工領域。
再回到政策層面,今年除了政府工作報告以外,多位代表委員也紛紛就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提出建議提案,支持這一領域的發展,秉承的思路也是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發展。
面對如今內卷到幾乎無路可卷的環保行業,也許該考慮考慮,搞搞技術沉淀、產業升級、客戶體驗,給客戶甚至普通消費者一些真正實用的驚喜。
環保產業里所謂美好的未來并不存在于未來,而是就在此刻一些具體的公司和具體的人身上。從“宏觀敘事”回歸到“微觀敘事”的日常里,從細微處感知行業的溫度,綠谷和業界同仁們一同去探索環保周期的可能性,尋找產業的出口。
細細地看塑料瓶變成時尚單品的這條路,也許對廢棄物循環利用這個大命題下的其他細分環節有所啟發。
原標題:探索環保周期的可能性,資源回收能做到哪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