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安徽省首個“零碳碼頭”“零碳船舶”“零碳鄉村”,實現安徽林業碳匯交易零突破......近年來,宣城市緊扣“雙碳”目標,堅持“減降、調整、創新、錨定”四輪齊駕并驅,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
減降重點行業碳排驅動。
出臺《宣城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啟動碳排放碳達峰相關方案編制,制定能源、工業、交通、農業農村、城鄉建設等領域專項方案,構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實施重污染行業達標排放改造工程,推進企業清潔生產,第一時間啟動編制年度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報告,連續5年完成省級重點行業碳排放報告的編制和上報,實現常態化管控溫室氣體排放,著力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寧國經開區以磷石膏、耐磨砂和建筑垃圾等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循環化綜合利用為特色,推行“低碳+循環”綠色發展模式,實現減污降碳與廢物利用協調增效,成功入選國家首批產業園區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其園區內的中鼎集團建成32MW分布式光伏項目,年發電量3360萬度電,減少碳排放約2.6萬噸。
調整能源結構轉型驅動。
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推進一大批光伏、風力、抽水蓄能發電落地實施,全力打造長三角綠色能源保障基地,全市已建、在建和謀劃建設的抽水蓄能電站26座,總裝機容量約1920萬千瓦左右,居安徽省第1位,成為長三角地區抽水蓄能電站最多的地級市之一。嚴格落實能耗“雙控”制度,推動發電行業碳排放權交易,協助中煤宣城發電有限公司完成碳排放報告、核查與配額核定、碳排放交易,2023年分兩批交易二氧化碳累計23.04萬噸。
創新林業碳匯交易驅動。
大力實施碳匯森林行動,在全國率先發布“碳匯本底計量”與“三維實景森林”兩項全國首創成果。開展碳匯交易創新實踐,出臺《宣城市林業助推低碳社會發展意見》《林業碳票管理辦法》,成功完成旌德縣廟首林場“安徽林業碳匯交易第一單”,實現安徽林業碳匯交易“零突破”。推出林業碳匯授信貸款和碳匯價值保險,探索“認購碳匯”進行替代性修復民事訴訟,成功入選第三批國家級低碳城市試點。成立全省首家“兩山銀行”和國有林業發展公司,推出“綠水青山”貸、“碳匯質押”貸、“綠色節能”貸等多種信貸模式,累計成立村級“兩山銀行”81家,全市實現林業總產值800億元大關,有效促進森林“碳庫”向“錢庫”轉變。
錨定綠色節能產業驅動。
將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納入工業強市“6543”計劃,大力發展綠色智造產業。成立宣城市節能環保產業協會,組建專業咨詢委員會,建設500余人的駐外專職招商隊伍,重點瞄向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開展省市聯合招商,一批投資百億元的新能源項目以及節能環保上市企業博世科公司先后落戶宣城。2023年,全市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落地項目數量118個,全省排名第2,投資額1205億元,全省排名第4位。新增國家級綠色工廠6戶、省級11戶,成功入選全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重點發展地市之一,快速提升了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全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貢獻度。
原標題:宣城:“四輪驅動”加快綠色低碳轉型“向綠而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