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六盤水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六盤水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下稱《方案》)意見建議的公告”。《方案》要求,到2025年,省下達的污染物減排和碳排放控制目標全面完成,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化學需氧量、氨氮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達到0.2825萬噸、0.163萬噸、0.271萬噸、0.059萬噸,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較2020年降低18%。
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協同控制。
強化城市揚塵污染協同防治。執行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降塵標準和施工場地揚塵排放標準,加強建筑施工工地揚塵污染防治,嚴格執行“七個百分之百”。加強道路揚塵積塵治理,大力推進道路吸塵式機械化作業,逐步配備完善灑水車、清掃車、霧炮車等設備,增加干燥大風條件下城市道路沖洗保潔頻次,降低道路積塵負荷。加大城市外環路、城市出入口、城鄉接合部等重要路段沖洗保潔力度。(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強化工業大氣污染協同防治。優化升級治理技術路線,加大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以及溫室氣體協同減排力度。一體推進鋼鐵、水泥、焦化等重點行業大氣污染深度治理與節能降碳行動,減少氮氧化物排放。探索開展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協同控制改造提升工程試點。開展煤化工、焦化、農藥、制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油品儲運銷等重點行業全流程VOCs綜合治理,加大低(無)VOCs原輔材料和產品源頭替代力度,全面提升VOCs廢氣收集率、治理設施同步運行率和去除率。推進大氣污染治理設備節能降耗,提高設備自動化智能化運行水平。以柴油貨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為重點對象,創新開展車油路綜合治理,推進移動源大氣污染物排放和碳排放協同治理,全面實施汽車排放檢驗與維護制度。加強消耗臭氧層物質和氫氟碳化物管理,加快使用含氫氯氟烴生產線改造,逐步淘汰氫氯氟烴使用。(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水環境治理協同控制。
加強工業廢水污染治理。推進開發區及入園企業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污水管網排查整治,分類推進開發區污水收集處理。加強煤礦、化工、白酒等重點行業水污染防治,確保工業污染源穩定達標排放。(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和污水處理設施減污降碳改造。提高工業用水效率,開展工業節水專項行動,推進開發區用水系統集成優化和節水技術改造,實施城市中水回用工程,實現串聯用水、分質用水、一水多用、梯級利用和再生利用。加快構建城鎮良性水循環系統,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及再生水調蓄設施,探索推廣污水社區化分類處理和就地回用。建設資源能源標桿再生水廠。推進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優化工藝流程,提高處理效率。鼓勵污水處理廠采用高效水力輸送、混合攪拌和鼓風曝氣裝置等高效低能耗設備。提高污泥處置和綜合利用水平。開展城鎮污水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碳排放測算,加強污水處理設施能耗和碳排放管理。以資源化、生態化和可持續化為導向,因地制宜推進農村生活污水集中或分散式治理及就近回用。(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水務局、市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進土壤污染治理協同控制。
強化土壤環境管理。深入推行農用地分類管理制度,強化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風險管控,受污染耕地集中的縣級行政區開展污染溯源,因地制宜制定實施安全利用方案。嚴格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內地塊的準入管理。未經修復管控并達到要求的地塊,不得開工建設與風險管控和修復無關的項目。(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受污染土壤治理。深入推進工業用地和農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根據土壤污染狀況和風險合理規劃污染地塊土地用途,探索農藥、化工等行業中重度污染地塊優先規劃用于拓展生態空間,降低修復能耗。鼓勵綠色低碳修復,優化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技術路線。實施歷史遺留鉛鋅廢渣污染綜合整治工程。鼓勵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實施提標改造。在歷史遺留廢棄礦山以及煤矸石等堆場探索建設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新能源項目。(市生態環境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自然資源局、市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推進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協同控制。
強化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因地制宜穩步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開發利用。禁止國際公約嚴禁的含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和添汞產品非法生產,從源頭減少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固體廢物產生。以粉煤灰、脫硫石膏、煤矸石、尾礦、冶煉廢渣等工業固體廢物為重點,分區域、分行業推進工業固廢的綜合處置和循環利用。到2025年,全市大宗工業固體廢物存量有序減少,綜合利用能力顯著提升,力爭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0%。推進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風電機組葉片等新型廢棄物安全處置和回收利用。(市生態環境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能源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加強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加強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優化生活垃圾處理處置方式。加快構建可回收物和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體系。全面推進以焚燒為主的城鄉生活垃圾處理體系,穩妥推動生活垃圾焚燒處理項目建設和穩定運營。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詳見附件)
原標題:六盤水市生態環境局關于公開征求《六盤水市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