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萬科再上熱搜,好像又讓人重新想起了去年引起了大規模討論的“萬科股債雙殺”事件。盡管標普“站臺”稱,萬科能應對今年到期債務,深圳國資委也現身表示,萬科具備足夠的安全性,萬科也剛剛公告稱,6.47億美元償付資金已提前“到位”,大眾的目光還是緊緊跟隨,想要了解更多后續。
萬科,作為知名的房地產商,2016年躋身《財富》世界500強,至2022年仍位列178。不過在四十多年的發展中,萬科逐漸轉變定位,由住宅商企“兩翼齊飛”升級為“三駕馬車”的發展戰略,愈加重視“物業城市”業務。
商業運營,倉儲物流,長租公寓,酒店度假,教育,工程等等,萬科所涉及的領域不可不謂不廣。在生態環境領域,萬科自2009年起連續多年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并承辦中國角企業日邊會,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與交流,2022年更是拆分旗下萬物云赴港上市,該公司不僅涉足家政物業相關業務,還囊括了環境衛生和園林綠化設計等。
當初“萬物云城”子品牌創立的時候,其高管就表示,已經逐步梳理出“基礎設施管養”、“生態環境服務”、“社區協同治理”、“居民公共服務”、“城市微更新”四類產品解決方案。
同年,萬科拿下了5.7億的深圳羅湖區桂園、東門、翠竹街道“物管城市”服務項目,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由此物業公司加入“大環衛”競爭圈,并直接帶火了“城市管家”概念有了具有示范性意義的案例。
以環衛切入“城市管家”,目前物業公司在這塊的業務可謂是很熟練了。萬科憑借其遍布大江南北的產業和物業服務網絡,早早地開始了“搶地盤”,在“市政環衛”的基礎上疊加了“資產管理”“資源運營”,并通過與清新環境、普邦股份等企業的合作,在園林綠化、市政管護、垃圾處理等方面均鋪開了項目。據悉,萬物云打造了一套全域智能運營平臺,可智能識別城市治理中的57類場景,包括水質異常/河面漂浮物等。
不僅如此,萬科在綠色建筑打造上也進一步響應著綠色低碳理念。萬科發布的《2022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明確亮出了數據:萬科新建項目連續9年滿足綠色建筑評級標準,截至2022年末萬科滿足綠色建筑評級標準面積累計3.083億平方米。其中,2022年萬科新增61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三星級認證項目,1個BRE&TUV凈零碳建筑認證。于所有新增滿足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房地產開發及物流項目中,有36%的項目引入了可再生能源設計。
另外,萬科成立的公益基金非常注重全球氣候變化,比如主辦了《全球氣候行動的公眾參與》主題邊會,與聯合國人居署代表共同發布了雙方合作的重磅報告《未來城市顧問展望 2023:數字創新賦能城市近零碳轉型》,聯合“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在同一天舉辦了兩場重量級企業界邊會,助力深圳大梅沙近零碳社區建設,支持的相關機構發起了北京市海淀區社區多元參與垃圾分類試點項目等等。
作為一個成功的房地產商,萬科所扮演的“公益”角色也不遑多讓。作為業內的頭部企業,萬科所表現出的社會責任擔當也不可否認,在引領行業向著節能低碳和高質量未來發展的道路上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