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敷喜蠶桑,采桑城南隅。”嵊州不僅是全國聞名的蠶桑之鄉,其發展蠶絲深加工相關產業也已經有了30多年的歷史,蠶繭產量占到浙江三分之一,真絲領帶產量占到全國九成以上,但傳統養蠶業養殖分散、污染分散的特點,導致產生的廢棄物無法集中處理,存在環境污染風險。嵊州市在“無廢城市”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科學養蠶模式,結合蠶絲上下游產業實際,推動全齡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實現全球首次突破。通過“統一飼養、統一收集、統一發酵”,實現從飼料到蠶砂全生命周期的廢棄物零排放。通過“無廢”+養蠶的模式,實現養蠶行業年銷售收入超20億元。
源頭減量,實現養蠶全程無廢
工廠化養蠶是以現代農業科技理念為核心的新型養蠶模式,嵊州市通過工廠化養蠶創建了一套高效率、低成本、一體化的現代繭絲生產新技術體系,系統集成了品種、飼料、生產工藝、防病體系、環境控制、人工智能等多項創新技術,打破傳統養蠶季節性特點,實現365天,天天可養蠶,天天可收繭。和傳統養蠶相比,企業采用豆腐渣、玉米粉、桑粉、復合維生素等,通過特殊配比制成的保密配方飼料替代桑葉,生產車間代替養蠶室,以自動化養蠶裝備代替蠶具,基本消除了傳統養蠶過程中產生的桑葉碎屑、破舊蠶匾、蠶架等廢棄物,同時通過飼料配比的調整,有效減少蠶砂中的雜質,提升蠶砂可利用水平。

過程控制,實現蠶絲優質高端
在嵊州市無廢辦的指導宣傳下,相關企業結合“無廢工廠”的理念,將工業化思維運用于農業化經營,開創出一套標準化、集約化、規模化、常年化、工廠化、可復制的現代化養蠶新模式。
通過工廠化養蠶將傳統養蠶工藝放置在全封閉、恒溫恒濕、配備搬運機器人的智能生產車間進行,將蠶卵放在無菌恒溫環境里,以喂食人工飼料完成生長周期,不再需要新鮮桑葉,徹底擺脫了傳統養蠶對季節、氣候的依賴,帶來更高生產效率、更穩定的蠶繭質量,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蠶絲質量達到國家標準5A乃至6A的最高等級,相比傳統養蠶產業3A的品質有很大提升。
高品質的蠶絲供應嵊州市領帶、絲綢等下游蠶絲深加工企業,不僅可以有效提供產品質量,同時也減少下游企業廢品率和劣質產品比例,間接減少下游相關產業鏈固體廢物產生量,推動嵊州市蠶絲深加工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同時,嵊州通過推廣“小蠶工廠”模式,將工廠化養蠶與傳統養蠶業相銜接,將在工廠里培育到4齡蠶的第二天,提供給農戶飼養到5齡蠶,降低農戶飼養風險,為農戶增收保駕護航,帶動農戶共同富裕,該模式獲得第七屆浙江農民創富大賽銀獎。
變廢為寶,實現蠶砂全量利用
“變廢為寶”的“無廢”理念在嵊州市養蠶模式的變更中得到很好的體現。工廠化養蠶整個過程產生的廢棄物主要就是蠶砂,嵊州市通過集中的收集,統一發酵,做成有機含量70%的高質量有機肥進行再利用,實現綠色生產。嵊州市是農業大市,經濟作物品種多,種植面積大,工業化養蠶企業產生的有機肥經檢測有機質含量高,營養元素全,且pH值在5-6之間,不僅可以給作物提供養分,同時也可以改良土壤,對鹽堿地改良效果明顯。目前該行業產生的有機肥十分暢銷,可應用于本地的香榧、茭白、荸薺、甘蔗等種植,可明顯改善作物品質。通過蠶砂統一發酵后作為有機肥出售,當地工廠化養蠶企業可額外獲得經濟效益1千萬-2千萬元。

蠶砂有機肥
原標題:2024“無廢之窗”(9)| 嵊州市:全齡工業化養蠶 走出“無廢”新“絲”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