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蘇州市吳江區主動協同周邊縣(市、區),推行“聯合河湖長制”,從體制機制上打破地區分割和行政壁壘,為跨界河湖的協同合作、共治共享提供一體化制度保障,助力構建區域內相互促進的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打破行政邊界,建立全區域“聯合河湖長制”
汾湖元蕩是接壤滬蘇的跨界湖泊,它的南面就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正在建設的“水鄉客廳”。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實施之前,元蕩是橫亙滬蘇兩地的屏障,如今,元蕩南有元蕩橋,中有步行橋,北有高鐵橋,屏障變通衢。
蘇州市吳江區位于滬蘇浙交界處,全域納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與上海市、浙江省有交界河湖50個,長期以來交界水域治理存在較大難度。目前,吳江與毗鄰縣(市、區)累計共聘聯合河湖長315名,區域內所有交界河湖實現“聯合河湖長制”全覆蓋。交界水域從“無人治”變成“實名制”,從“三不管”變成“共同管”。
緊扣一體化,深入開展跨界水體共保聯治
蘇州市吳江區在聯合河湖長制實踐中以聯合巡河、聯合管護、聯合監測、聯合執法、聯合治理“五大機制”為抓手,積極推動區域一體化協同治水,致力解決以往交界河湖治理執法難、管理責任不清等難點問題。
聯合河長制發源地是吳江區盛澤鎮與秀洲區王江涇鎮交界的清溪河。2018年,吳江區、秀洲區兩地經過商議,簽訂聯合治理清溪河(麻溪港)合作協議,決定共同出資1億元對麻溪港實施清淤疏浚,僅半年時間,累積40年的河道淤泥被清理完畢。
清溪河的蛻變是跨界水體共保聯治的一個縮影。吳江與青浦聯合開展跨省“兩河兩湖”一體化管護,攜手青浦完成元蕩聯合治理,開展示范區跨省界幸福河湖聯合創建。啟動江浙首個跨界幸福河道(小天圩)聯合建設。與桐鄉、南潯、德清簽訂江浙四地跨界河湖聯合治理協議,進一步向上游擴大聯合治水“朋友圈”。
從區域項目協同,走向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
為進一步落實示范區“制度創新試驗田”戰略要求,近年來,示范區三地聯合印發示范區聯合河長制聯席會議、聯合巡河、聯合考核、聯合督查、聯合執法、聯合河湖長履職規范等一系列制度,保障常態化落實一體化治水。
2023年,蘇州市吳江區牽頭編制《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范》,由示范區執委會、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兩省一市河長辦聯合印發實施,將聯合河湖長制上升為工作規范,為夯實一體化示范區生態環境基底提供制度保障。
接下來,蘇州市吳江區將以聯合河湖長制為紐帶,強化周邊城市聯動,推進跨界河湖聯合河長制再深化,繼續加快元蕩三期工程、太浦河“滬湖藍帶”和水鄉客廳建設。推進“世界級湖區”水生態環境提升,實施吳淞江綜合整治、新一輪太湖治理,全力推進長漾國家級幸福河湖建設,形成更多“一湖一策”生態治理場景案例。積極總結示范區聯合河湖長制工作經驗,繼續擴大聯合河湖長制制度化、標準化范圍,探索長三角(滬蘇浙皖)聯合河湖長制工作規范(地方標準)的建立和深化,加大制度和體制機制創新力度,推動聯合河湖長制進一步拓展,在跨界河湖共保聯治制度保障上實現更大突破。
原標題:太湖美|一體化治水 蘇州吳江聯合河湖長制“升級”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