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各市陸續召開兩會,回顧2023年發展成果,部署2024年目標任務和工作安排。其中,各市政府工作報告“綠意”滿滿。在綠美廣東生態建設作為百年大計推進背景下,各市一個個振奮人心的目標,一項項有力有效的舉措,讓綠色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深圳、肇慶、潮州2024年如何發力!
深圳: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深圳樣板
政協第七屆深圳市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分別于1月28日、1月30日開幕。深圳市市長覃偉中作市政府工作報告。
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深圳樣板,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提高生態環境現代化治理能力。深入實施“深圳藍”可持續行動,推進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加強建筑工地揚塵防治,完成100家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深度治理和原輔材料替代,全面禁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PM2.5年均濃度力爭降至15微克/立方米,臭氧濃度指標穩步進入下降通道,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保持在97.0%以上并提升達優率。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網一體化”,完善雨污分流管網系統,加快建設4座水質凈化廠,新建、修復污水管網50公里,創建污水零直排小區2400個以上,持續提升污水集中收集率并穩定保持在85.0%以上,力爭地表水質國控省控斷面全部達到優良以上標準,310條河流按河長計算水體優良比例提升至75.0%以上。開展深圳灣水環境提質攻堅行動,推動西部海域水質穩步實現四類及以上。以群眾實際感受和最終滿意為導向,持續整治噪聲、異味、光污染等問題,打造“寧靜城市”。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積極有序開展碳達峰試點工作,推動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全面構建新型能源體系,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比例和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新增光伏發電裝機20萬千瓦、氣電裝機180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比重提升至80.0%。推動資源節約集約循環高效利用,加快建設光明、龍華、深汕能源生態園,持續提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能力。加快發展綠色交通運輸體系,新推廣新能源汽車12.0萬輛以上,清潔化替代公共領域車輛、作業機械250臺以上,加強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構建現代工程設計和建筑業高質量發展體系,推廣智能建造、綠色建造、光伏建筑一體化,新增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4000萬平方米。完善綠電綠證交易服務體系,健全碳足跡標識認證和碳標簽制度,推動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創新應用,持續開展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試點,繼續辦好“一帶一路”綠色創新大會。
肇慶:深入推進綠美肇慶生態建設,加快綠色低碳發展
政協第十二屆肇慶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肇慶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分別在1月30日、1月31日開幕。肇慶市市長許曉雄作市政府工作報告。
肇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傳承弘揚“岳山造林”光榮傳統,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系統全面提高城鄉綠化水平,筑牢粵港澳大灣區西部生態屏障。
◆持續提升生態環境品質。落實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任務。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狠抓臭氧與顆粒物協同管控,持續推進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協同減排,加快水泥、垃圾焚燒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力爭臭氧、細顆粒物濃度控制在合理區間,大力消除重污染天氣。加大工業、農業、城鎮生活污水等重點領域源頭治理,推進城鎮污水管網全覆蓋,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抓好全市13條重點污染河涌綜合整治,持續推動星湖水生態水安全提升,確保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穩定保持100%,縣級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加強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落實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確保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扎實推進城市固體廢物精細化管理,完善垃圾無害化處理體系,確保通過廣東省“無廢城市”建設試點驗收。
◆積極打造低碳城市。穩妥推進“雙碳”工作,創新做好節能減排降碳,推動肇慶高新區國家碳達峰試點園區建設,打造大灣區“雙碳”示范區,積極打造一批“綠色低碳工廠”。高質量建設大灣區(肇慶)綠色能源基地,有序調整優化能源結構,穩步推動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統籌全市綠電資源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開展電網末端改造“光儲”綜合利用示范項目,探索建設具有肇慶特色的農村新型電力系統。加快推動肇慶高新區省級“源網荷儲一體化”等建設,發展園區用戶側儲能電站項目,積極發展光儲充換檢一體化等項目。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持續推動制造業綠色化循環化清潔化改造。引導金融機構支持企業降耗升級、綠色發展,謀劃推動EOD等開發模式,促進產業與生態環境治理融合發展。
潮州:聚焦“環境美”,全面鑄造綠色發展新優勢
政協第十三屆潮州市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潮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分別在2月1日、2月2日開幕。潮州市市長劉勝作市政府工作報告。
潮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聚焦“環境美”,全面鑄造綠色發展新優勢。
◆加強人居環境整治。突出“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漂漂亮亮、長長久久”目標導向,啟動實施“城鄉風貌提升年”行動,堅持“清拆開路、規劃引領、典型帶動”,持續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深入實施美麗圩鎮建設“七個一”工程,每個鎮街至少完成打造兩條風貌提升示范街,“百千萬工程”2個典型鎮和54個典型村要高質量高顏值全面完成風貌提升,努力實現“一季一個樣,一年大變樣”,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環境大提升、生活大提質。
◆深化污染防治攻堅。落實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要求,加快湘橋區官塘鎮、鐵鋪鎮2座污水處理廠及主要配套管網建設收尾工作,提高橋東污水處理廠運行效益,確保北溪流域12條河涌水質明顯改善。抓好楓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推進500公里市政污水管道建設、9000棟入戶雨污分流管道改造。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堅持“污水分類減量、就地生態治理、資源循環利用”,加快饒平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韓江流域補空白等項目建設,確保治理率達到75%。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完善污水、垃圾處理“誰受益、誰使用、誰污染、誰付費”機制,堅決取締關停一批偷排亂排工廠作坊;加強規模化畜禽養殖項目執法檢查,堅決遏制農業面源污染。強化近岸海域污染治理,實施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推進美麗海灣建設。深化大氣污染防治,確保空氣質量穩定達標。
來源|深圳、肇慶、潮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整理|廣東生態環境微信編輯小組
原標題:【兩會“綠”聲⑤】持續提升生態環境品質!深圳、肇慶、潮州這樣推動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