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綜合司司長孫守亮表示,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保工作,與有關地方合力開展了有益探索,從區域生態環境質量來看,京津冀兩市一省、粵港澳大灣區中珠三角9市、長三角41個城市,2023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較戰略提出的2014年、2017年、2018年分別下降了57.3%、34.4%和23.8%,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分別上升了36.4、29.8、14.3個百分點。下一步,將研究制定關于加強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的指導文件,積極培育一批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樣板。
詳情如下↓
澎湃新聞記者: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提出,要在實施區域重大戰略中進一步謀劃好、規劃好、落實好生態環保工作。請問,生態環境部在推進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下一步有哪些工作安排?
孫守亮:謝謝您的提問,這也是大家十分關注的問題。
剛剛提到,《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意見》對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作出系統部署,其中特別對聚焦區域重大戰略打造綠色發展高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長期以來,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保工作,與有關地方合力開展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這為我們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
從區域生態環境質量來看,京津冀兩市一省、粵港澳大灣區中珠三角9市、長三角41個城市,2023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較戰略提出的2014年、2017年、2018年分別下降了57.3%、34.4%和23.8%,地表水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分別上升了36.4、29.8、14.3個百分點,在積極發揮動力源引擎作用的同時,實現了生態環境狀況大幅改善。長江干流連續4年、黃河干流連續2年全線水質保持Ⅱ類,一江碧水、江豚騰躍、白鸛齊飛,大自然恢復的勃勃生機為大江大河高質量發展提供著源源不斷的潛力和后勁。
從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保工作來看,主要有3個“新變化”:
一是頂層設計更加“體系化”。生態環境部聯合有關部門制定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生態環保專項規劃以及《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正在編制新一輪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保中長期規劃,面向2035年美麗中國目標,明確方向路徑。開展《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實施情況跟蹤評估,建立問題發現和改進機制,確保目標任務按時序完成。截至目前,各區域重大戰略均已制定生態環保專項規劃,規劃引領作用不斷凸顯。
二是工作推進更趨“常態化”。我們印發生態環境部推動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措施11條,建立健全“年初工作要點—全年綜合調度—年底評估考核”工作閉環,按年度滾動制定工作清單,精準推進任務落實,工作推進機制不斷健全,形成了一套順暢的打法、干法。截至目前,區域重大戰略已逐步融入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建設、生態狀況變化調查、生態環境科技發展等生態環境各領域工作,成為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的新支撐、新路徑。
三是政策創新更為“縱深化”。我們抓住每個區域的不同特點,改革開路、點上深入、創新突破,與有關省市密切協作,不斷創新差異化區域政策,發揮重要的引領探路作用。在京津冀,支持三地探索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同立法,優化區域統一的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協調機制;在粵港澳,深化三地生態環保合作交流機制,協商妥善處理影響群眾健康、老百姓關切的空氣、飲用水、固體廢物等區域性環境難題;在長三角,率先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實施生態環境領域信用聯合獎懲;在長江流域,積極推進水生態考核,川渝兩地率先建立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在黃河流域,開展并完成2.6萬余個歷史遺留礦山污染狀況調查工作,正在推進成果運用。由此可以看出,在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生態環保工作有很多針對性、突破性、創新性探索,形成了大量優秀案例和有益經驗,我們正在組織宣傳推廣。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實施區域重大戰略中進一步謀劃好、規劃好、落實好生態環保工作,研究制定關于加強區域重大戰略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的指導文件,緊緊圍繞《意見》關于聚焦區域重大戰略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定位,積極培育一批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典范樣板。
這項工作面很寬,我們注重把握好“三個力”:一是聚焦用力,突出重點。集中解決區域性流域性生態環境問題,通過高水平保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在打造綠色發展高地上積極作為。二是精準發力,分類指導。立足區域功能定位,發揮自身特色,分區分類制定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在美麗城市、美麗鄉村建設中蹚出各具特色的新路子。三是塑造合力,強化協作。打破傳統以行政區域為單位的環境治理模式,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實施減污降碳協同、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重大工程,在美麗中國建設進程中發揮先行探索、示范帶動作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