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落實《關于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的指導意見》,加速綠色低碳技術升級,科技部社發司委托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組織編制了《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目錄》,并于2023年9月11日正式公布。為持續宣傳推廣《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目錄》成果,引導綠色低碳技術發展,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將陸續在官微推送目錄成果信息,敬請關注。
固廢處理處置與資源化領域
01.技術名稱
以熱脫附為核心的含油污泥資源化及無害化處理技術
02.適用范圍
油氣勘探過程中產生的油基泥漿及油基鉆屑的處理;油田開采過程中產生的落地油泥、大罐底泥、水處理油泥等各類含油污泥的處理;煉油裝置產生的各種含油污泥的處理。
03.技術內容
技術原理
該技術是專門針對石油石化含油污泥特點而開發的核心處理技術和全流程集成工藝技術。以熱脫附技術為核心,在缺氧條件下使含油污泥中的石油類有機物從固體中脫附出來,然后通過冷凝回收油。配套分質分類預處理技術,形成全流程工藝,適應所有狀態的含油污泥。處理后殘渣的無害化水平僅次于焚燒,同時實現了油的回收,避免了焚燒需要伴隨燃料,以及產生的煙氣和飛灰排放問題,排放量達到最低。
基于上述核心技術,分別形成了針對油田開采、油氣鉆探和煉油三大領域的含油污泥或泥漿的全流程解決方案。
主要創新點
(1)該裝置將含油污泥處理至干基含油量穩定小于1%,并回收其中的油,同時實現了資源化和無害化。
(2)研發了新的自清潔進料和解吸室內部的防堵塞機械結構,使得整個機械設備能夠長期穩定運行。
(3)探索出了一整套的溫度控制策略,可以穩定地將解吸溫度控制在設定范圍,既保障處理效果,又確保了系統安全。
(4)研發了整套的運行控制程序,實現裝置運行的程序化控制和自動的安全連鎖控制,提高了運行穩定性和安全性。
04.污染治理或環境修復效果
以含水30%、含油10%計算,處理每噸含油污泥,相對焚燒法,間接熱脫附法減排二氧化碳485kg,節約標煤150kg。同時,熱脫附法可以回收含油污泥中的油,每噸污泥回收油量75kg,折合標煤109kg。
05.技術示范情況
目前該技術已實現工程化推廣應用,如鎮原油污危廢處理廠建設工程,新疆巴州含油污泥處理站,遼河油田曙光采油泥處理站。
2014年在長慶油田進行的國內首臺套工程應用,是國內第一座采用間接熱解吸技術的示范工程項目,處理規模為6000t/a。該項目通過了嚴格的安評和環評審批和驗收,自2014年10月正式投產至今,除了冬季正常停產,一直連續穩定運行,處理后的出料穩定達到含油1%以下。
06.投資估算
以示范工程長慶油田第三采油廠含油污泥處理廠(6000t/a)為例,總投資2626萬元,其中核心設備投資608萬元,維護費用30萬元,主體設備壽命為10年。
07.投資回收期
投資回收期為7.68年。
08. 技術成果轉化推廣前景
該技術的成功研發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擺脫了對國外的依賴,目前推廣比例近1%,有較大的推廣前景。對促進我國石油石化行業對含油污泥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實現國家的節能減排目標將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來源: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技術部
原標題:國家綠色低碳先進技術成果 |(四十六)以熱脫附為核心的含油污泥資源化及無害化處理技術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