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奇跡·笨小孩》中講述了一位青年創業者帶領很多社會邊緣人物通過拆解殘次手機中的零件賣給手機公司而頑強拼搏,最終實現逆風翻盤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中,筆者第一次了解到一部手機的芯片中含有微量的金、銀、鈀等
貴金屬。
手機,特別是智能手機,已經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發明之一。現代技術的日趨成熟,功能的日益多元,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必備品。
中國是人口大國,同樣也是手機生產和消費大國。據統計:2022年,我國手機產量為15.6億部,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達2.72億部。
與之相對應的,是
大量廢舊手機的產生和綜合回收利用問題。據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估算,
近5年來,我國平均每年產生
4億部以上廢舊手機。
一部手機正常的使用壽命原本可達3-5年,但在工業文明時代消費觀的影響下,很多人會被推入“消費主義”的漩渦,當“追新”被營銷為與時尚、能跟得上潮流、品質生活等密切捆綁的生活方式,被帶動的消費者也就成為尤為受廠家青睞的買買買一族。
這也是廢舊手機保有量和報廢量增長過快的一個重要原因。
盲目消費的背后,我們忽視了一個重要問題:即大量廢舊手機等電子廢棄物的產生,是資源的損耗與環境的負面影響。
首先,廢舊手機中含有貴金屬和稀有金屬資源,如果能夠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將減少資源開采和能源浪費,同時可以最大化的實現對資源的循環利用,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其次,廢舊手機中含有的汞、鉛、鎘等有毒物質,如果得不到規范處理,任其進入土壤、水源等生態系統,將危害環境,破壞生態平衡甚至引發人體健康風險。
最后,長期棄置在家中的廢舊手機,電池可能會發生老化,增加手機爆炸的風險。
規范的手機回收渠道可以對消費者做出科學引導,不僅能夠獲得一定的折舊費,還能讓廢舊手機物盡其用,也避免其流入自然環境中產生隱匿危害。
目前,與手機保有量和報廢量相比,我國手機回收率仍然較低。廢舊手機更多地被消費者閑置,或放在家中,或隨意丟棄,產生了環境和健康隱患。缺乏政策標準約束、回收渠道不完善、市場良莠不齊、回收意愿不強等都成為發展瓶頸和制約因素。
筆者認為,對于人類而言,手機的本質就是我們對外進行信息聯絡的“工具”,只要它能夠滿足使用屬性,就不應該被淘汰。盲目“追新”的結果往往是在喜新厭舊的滿足感歸于平淡后,才發現那些花哨而不實用的功能,看似“錦上添花”,實則用處不大。
對于淘汰的舊手機,一方面我們可以轉送給家里的老人、學齡青少年等對手機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戶群體,讓它們繼續發揮余熱;另一方面如果真的有手機回收需要,也要找正規的渠道進行回收;如果要自行處理廢棄的、性能不佳的手機,也要做好垃圾分類,可將整機歸入可回收垃圾,由專業人士進行分解處理,以便進一步對資源進行分類和回收利用。
參考鏈接:
1.舊手機,如何物盡其用(大數據觀察)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4/0105/c1004-40152989.html
2.廢舊手機|一座尚未被完全開采的“金山銀山”!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654019220427670&wfr=spider&for=pc
文/Cherry 審/Tammy 編/angel
原標題:新年換新機?廢舊手機:從哪來,到哪去?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