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不僅是重要的供水來源,泉水、河流、湖泊、濕地的重要涵養條件,更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支撐和生態環境變化最重要的控制因素之一,保護好地下水環境刻不容緩。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保障地下水安全,2019年3月,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聯合印發《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要求開展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為落實此項工作任務,青海省生態環境廳安排省生態
環境監測中心實施了“青海省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項目”,通過收集調查全省“雙源”(地下水水源地和地下水污染源)分布及水文地質資料,進行監測井建設、樣品采集和分析,開展地下水專項評估和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等工作。
在省生態環境廳主管處室的協調支持和地方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積極配合下,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克服困難,有力有序推進項目實施,已完成1053口監測井建設,4000余組地下水和土壤樣品的采集和分析測試工作,獲得34萬個基礎監測數據,編制完成《西寧市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監測點位布設方案》等25個調查評估方案、《海東市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報告》等32個調查評估報告、《海南州地下水環境健康風險評估報告》等12個健康風險評估報告、《海北州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分技術報告》等9個重點區劃分技術報告、《甘河工業園區地下水污染模擬評估報告》等3個污染模擬評估報告,以及《青海省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圖集》1套。
基于調查評估技術成果,按照生態環境部土壤和地下水年度重點任務要求,完成了全省8個市州的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與管控方案,其中西寧市、海北州和黃南州的方案已通過專家審查并轉發市州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印發,將作為各地開展地下水環境分區管理、分級治理的重要管理依據。全省及8個市州的地下水環境調查評估報告和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已通過專家審查,后續將陸續完成工業園區、危廢處置場和生活垃圾填埋場等專項調查評估報告的專家審查工作。
通過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工作的開展,基本摸清了全省“雙源”地下水環境質量和污染狀況,評估了地下水環境健康風險,預測了重點區域地下水污染發展趨勢,為遏制地下水環境污染、保障地下水環境安全奠定了堅實的工作基礎。下一步,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將繼續開展地下水環境問題分析研判,推動構建覆蓋“雙源”的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為深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實現地下水環境的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提供監測技術支撐。
原標題:全省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取得豐碩成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