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15日,由全聯環境商會主辦的2023中國生態環境產業高峰論壇暨環境上市公司峰會在浙江湖州舉行。會上發布了《2023中國環境企業50強榜單》(以下簡稱《榜單》),瀚藍較去年再上升2名,位列“中國環境企業50強”第五位。
中國環境企業50強:
發揮領軍作用,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注入動能
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提出要培育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技術領先、管理精細、綜合服務能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中國環境企業,同時發揮50強企業作為我國環境產業領軍力量,對產業發展發揮更重要的引領支撐作用。
在業內具有較高公信力和認可度的《榜單》以公正公開為原則,以真實數據為依據,結合上規模環境企業調研,按照營業收入總額降序排列產生。近年來,瀚藍排名穩步提升,2022年營業收入達128.75億元,排名再提升2名至《榜單》第5位,體現了業內對瀚藍的綜合服務能力、品牌影響力和營收能力的認可。
2023中國環境企業50強,從結構來看,A股上市公司36家,H股上市公司7家,新加坡上市公司1家,非上市環境公司6家。從規模來看,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企業8家,分別是光大環境、格林美、北控水務、首創環保、瀚藍環境、盈峰環境、龍凈環保、寶武環科,較2022年減少3家。營收在50億至100億元的企業20家,較2022年度50強企業增加1家。
瀚藍總裁金鐸:
圍繞建設“無廢城市”的需要,
提升綜合環境服務的規模和價值創造
當前,綠色低碳、智慧化已成為城市發展的主流趨勢。而面對“雙碳”目標,各個城市碳減排的任務和途徑各不相同。如何通過數字化助力城市綠色經濟發展?這是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瀚藍總裁金鐸出席大會的高峰對話環節,與新能源、雙碳、環境領域的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構建智慧能源體系,打造雙碳經濟城市的話題。
金總表示,固廢處理,一邊連著減碳,一邊連著減污,是“無廢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圍繞建設“無廢城市”的需要,瀚藍將進一步提升綜合環境服務的規模,以資源化、能源化為發展方向,以技術創新和智慧化為手段,提升環境服務行業的價值創造能力。她從以下幾方面分享了瀚藍的實踐和思考:
一、對標“無廢城市”建設,提供固廢處理的綜合解決方案。瀚藍打造“從前端環衛一體化、中端轉運到后端處理”的全鏈條、系統化管理模式,形成以協同共享為核心、社會總成本最小化為目標的全產業鏈管理模式。
二、智慧化賦能,實現環境服務各業務全鏈條運營提質增效。瀚藍建設“智慧城市管家平臺”,實現環衛一體化、精細化管理;建設“無廢城市數字大腦”,實現各類固體廢物信息互聯互通、全流程監管和管理;打造環境治理行業首個AI“數字大腦”,有效提升垃圾焚燒穩定性,為固廢末端治理提供有力保障;迭代完善“排水智慧管理平臺”,應用于“廠網源河”一體化的水環境系統治理模式。
三、聚焦低碳新業務開拓,探尋第二增長曲線。在循環經濟理念下,瀚藍積極探索餐廚垃圾沼氣制氫、垃圾焚燒蒸汽余熱供熱、大宗固廢如鋁灰的深度資源化利用等新商業、新業務模式,實現更深度的資源化利用協同,進一步降低自身和客戶的綜合成本,為客戶及產業發展創造可持續發展價值。
四、提升碳管理組織能力,助力公司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瀚藍作為行業較早啟動全集團系統化碳管理工作的企業,從體系建設、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方面系統開展碳管理工作。目前,瀚藍已搭建三級碳管理體系,率先開展了全集團碳盤查和碳資產交易,并積極推動碳減排技術創新和應用,促進業務轉型升級。
原標題:全國前五!瀚藍蟬聯“中國環境企業50強”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