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成都市累積投入資金約560萬,實施93條河流‘一河一策一圖’工作,識別統計完成可用環境應急空間與設施基本信息3517個,已全部錄入智慧生態環境平臺。”11月27日,在生態環境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成都市生態環境局應急信訪與企業服務處處長康岷春表示,按照流域風險防控“找空間、定方案、抓演練”三步走工作流程,成都市共分5個階段扎實開展“一河一策一圖”編制工作。
成都作為四川省“一河一策一圖”試點市,自2020年先期開展了相關工作,具體有哪些實踐做法?康岷春介紹,成都市生態環境局對“一河一策一圖”環境應急響應方案編制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全面開展實地踏勘,協調相關部門和技術力量全力推進,全面收集流域環境風險源、環境敏感目標、水文水系、環境應急空間與設施、環境應急物資等基礎資料,全力以赴推進編制工作。
具體分為5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20年東風渠“一河一策一圖”試點。第二階段自2020年8月至2022年6月,完成成都市17個縣級以上(河流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相關河流“一河一策一圖”編制工作。第三階段自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補充開展成都市全部鄉鎮級飲用水水源地和跨市界相關河流“南陽實踐”工作。第四階段自2022年8月起,分流域區域組織開展重點河流“南陽實踐”桌面推演及檢驗性實戰應急演練。第五階段計劃自2024年起,推動重點工業園區“一園一策一圖”編制,強化與重點河流“一河一策一圖”銜接。
目前成都已完成人民渠、東風渠等河流應急響應方案編制,16個方案已上傳生態環境部平臺。分流域區域開展25次桌面推演,推演范圍覆蓋大部分“一河一策一圖”河流,指導23個區(市)縣組織開展“一河一策一圖”實戰演練,并檢驗東風渠“一河一策一圖”應急響應方案,獲得生態環境部領導肯定性批示。
康岷春說,通過扎實開展“一河一策一圖”工作,成都已基本摸清流域的環境風險,推動基層一線掌握環境應急空間設施信息和使用說明,形成了環境應急空間省—市—縣三級使用模式,編制了針對性強、務實管用的重點河流應急處置方案,將環境應急空間及設施、重點風險源、環境敏感目標、應急物資清單等基礎信息錄入到智慧環境應急管理系統,進一步提升突發水污染環境事件的快速響應和遠程指揮能力,為守牢生態環境安全底線,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原標題:“一河一策一圖”如何做?成都分5個階段開展工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