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有效利用價格杠桿加強和改善水污染防治,近日,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水利廳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污水處理收費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稱《實施意見》)。
一、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污水處理是水污染防治的關鍵環節。加快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機制,合理制定和調整征收標準,對加強和改善水污染防治,不斷筑牢長江和珠江上游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更好促進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我省扎實推進污水處理收費機制改革,全省設市城市、縣城和重點建制已全面開征,征收標準穩步提高,對保障污水處理設施穩定運行、促進污水有效處理發揮了積極作用。但與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和人民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的迫切需要相比,還存在環境損害成本尚未充分體現、激勵約束機制尚不健全、“污染者付費”制度未有效落實、資金監管有待加強、政策協同和部門聯動需要改進等問題,應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配套政策,更好促進污水處理基礎設施高質量建設和運維。
出臺《實施意見》,有利于優化我省污水處理行業發展環境,有效拓寬投融資渠道,吸引金融和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加大投入,推動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實施意見》的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提出了兩個時間節點的目標:
一是到2025年,市(州)政府所在地、縣級市城區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原則上達到補償成本、合理盈利水平,縣城和重點建制鎮原則上不低于補償成本水平。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的鄉鎮全面開征。已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并具備條件的農村地區,探索建立受益農戶付費制度。
二是到2027年,污水處理成本分擔機制、激勵約束機制和征收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全面建立實施。城鎮征收標準全面達到補償成本、合理盈利水平。農村污水治理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建立并有效落實,城市近郊區農村污水處理費征收率明顯提高。
《實施意見》制定了十個方面的重點任務,進一步細化實化相關可操作、可落地的政策舉措。一是健全污水處理收費形成和動態調整機制,增強價格反映靈活性。明確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按照“污染付費、公平負擔、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則核定,并實行定期校核調整。二是創新定價機制,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提出以標準成本作為制定征收標準的基本依據,2024年在貴陽市、遵義市、畢節市先行實施,2025年全面推開。三是嚴格污水處理成本監審,切實強化成本約束。明確污水處理成本的主要構成,對污水處理廠最低運行負荷率等作出規定,抑制過度超前投資。四是有序推行污水排放差別化收費,有效實現公平負擔。提出根據主要污染物種類、濃度和環保信用評價等級,分類分檔制定差別化征收標準。鼓勵赤水河流域先行先試。五是鼓勵探索建立農村污水處理付費制度,促進設施穩定發揮效用。鼓勵已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的農村地區有序建立受益農戶付費制度。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的,可實行統一征收標準或分步到位。六是健全污水處理服務費形成機制,全面實行按效付費。將污水處理定價成本作為重要參考,推動服務費按照“托底限高、合理盈利”原則合理形成,并全面落實按效付費機制。七是著力改善發展環境,促進污水處理擴能提質。明確污水處理企業在用電、稅收、綜合能源利用方面享受的支持政策。八是探索創新與水務一體化、廠網一體化運營相匹配的收費機制和付費模式,推動收集處理協同發展。鼓勵開展“廠網一體化”改革試點,探索將管網運維費納入污水處理成本。九是健全自律機制和監管機制,系統提升行業治理效能。明確污水處理企業、相關職能部門責任,全面加強監督管理。十是全環節加強污水處理收費監管,規范高效使用資金。分類明確公共供水、自備水用戶的代征主體和方式,強化污水處理費征收、解繳和撥付全過程監管,確保應收盡收、應繳盡繳、專款專用。
三、《實施意見》的主要特點
《實施意見》既堅持問題導向,對現有政策作了針對性補充完善,又堅持改革導向,著力開展制度創新,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建立健全收費定期評估和動態調整機制。與水資源其他環節價格監管制度接軌,明確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同樣以3年為周期實行定期校核,如投資、污水處理量、成本等發生重大變化,可以提前校核調整。
二是創建以標準成本作為基本依據的定價制度。將體現社會平均成本的污水處理標準成本作為制定征收標準的基本依據,實現價格監管理念和成本約束機制的重大轉變,促進污水處理企業提質降本增效,推動行業向規模化、集約化、跨地區經營方向發展。
三是健全完善企業污水排放差別化收費機制。按照“高污染、高收費,低污染、低收費”原則,細化完善了企業差別化污水處理收費制度,明確了重點污染物種類和差別化征收標準的具體計算方式,提高了制度執行的可操作性,推動企業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物排放。
四是完善支持污水處理廠網一體化、城鄉一體化價格政策。創新體制機制,鼓勵各地結合推進廠網一體化,積極開展收費模式改革,探索將污水收集管網運行維護費用納入污水處理費,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加快補齊污水收集管網短板、提高運行效率。鼓勵將城鄉不同區域、規模和盈利水平的項目打包,統一確定污水處理服務費。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農村延伸的,實行城鄉統一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五是加強污水處理費與服務費形成機制的銜接。統籌兼顧投資者合理收益預期和不過度盈利,將污水處理定價成本作為制定服務費標準的重要參考,推動服務費合理形成并與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實現總體銜接。
四、如何推動《實施意見》有效落實
污水處理收費機制及其配套改革工作涉及面廣,需要各地各有關部門共同努力。《實施意見》要求,市縣要切實履行好主體責任,推動工作落實落細。要切實保障經濟困難群眾利益,加強改革宣傳引導。
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建立污水處理收費機制及相關配套改革調度評估機制,壓實各方責任,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為實現污水處理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鞏固深化水污染治理成果,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更好支撐和服務貴州現代化建設積極貢獻力量。
原標題:《關于進一步深化污水處理收費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