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省各地市對環保工作力度的持續加大,PM2.5濃度持續降低,區域大氣治理工作已從之前的粗放式治理變為精準式治理,同時也為大氣溯源工作提出了更高技術要求。傳統的源解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智能電鏡溯源技術可快速獲得單個顆粒物的詳細信息,開展低濃度下顆粒物精細化溯源,精準指導地方開展大氣污染管控工作。近期,江蘇省環保集團所屬省生態
環境監測監控有限公司積極引入和應用智能電鏡溯源技術,在服務地創新開展智能電鏡監測溯源分析。
高效直觀 探察大氣顆粒物“前世今生”
傳統的源解析方法主要基于獲得化學組分濃度,樣品量需求大、采樣時間長,缺乏尺度、形貌和混合狀態等組分以外的信息,難以適用于低濃度下顆粒物的精準溯源。近年來,我國電鏡技術迅速發展,并在醫療、生物等方面廣泛應用,而對于大氣環境方面的應用還較少,隨著大氣污染研究的深入而不斷應用在顆粒物源解析中。基于電鏡技術的單顆粒分析法樣品量需求少,能在低顆粒物環境濃度下有效采集樣品并準確分析單個顆粒,相比于傳統電鏡,智能電鏡數小時內可自動獲取更全面的顆粒物信息,掌握顆粒物理化性質、微觀形貌結構、表面特征、粒徑等,分析顆粒物的來源和老化過程,結果更直觀、更可信。
布點防控 部署空氣質量預警“智能哨兵”
智能電鏡能夠按照外形和元素組成等信息進一步識別顆粒物類型,快速掃描識別,對不同粒子進行追蹤溯源,測試效率高、數據獲取快。可開展多維度、多尺度網格化布點監測,有效提高顆粒物源解析的時空分辨率和代表性。在泰州姜堰PM2.5年均濃度已達國家二級標準的前提下,為持續改善姜堰大氣質量,提升精準治污能力,進一步壓降顆粒物濃度,2023年上半年,監測監控公司主動服務,將智能電鏡顆粒物溯源新技術引入泰州姜堰,開展先行先試,在重點區域安裝采樣器,進行定點監測溯源。
減排治霾 練就城市精準治污“火眼金睛”
采用智能電鏡分析系統,對采集到的單顆粒樣品開展多角度精細化分析,快速智能化識別不同顆粒物的形貌特征、粒徑大小、混合狀態及元素組成,智能電鏡數據眾多,能得到大量傳統電鏡監測不到的顆粒物類型。再基于粒子形態、源分類規則及能譜元素信息,進一步解析不同顆粒物的來源,了解哪類顆粒物占比較高、哪些顆粒物粒徑較大。通過樣品采集、智能掃描、快速解析等一系列操作,精準識別姜堰顆粒物形態及元素組成,結合污染源分布特征,快速得到姜堰不同粒徑污染來源解析結果。基于智能電鏡技術的單顆粒源解析技術適用于顆粒物低濃度水平下的城市精準治污研究,提高源解析的源類精細化程度,為地方精準開展PM2.5治理、針對性地減排提供技術支撐,為低濃度水平下城市精準治污對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省生態環境監測監控有限公司將繼續圍繞精準治污、科技治污,發揮自身優勢,聯合高校、科研院所積極探索研發一些前端性技術,并將新方法應用于大氣精準治理,解決當前PM2.5和臭氧污染協同控制問題,為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提供技術支撐。
來源|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監控有限公司
版式|莊遠
審校|吳亞兵
原標題:更直觀 更形象丨省生態環境監測監控有限公司智能電鏡技術助力推動大氣監測溯源新模式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