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以來,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開展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的通知》《關于在產業園區規劃環評中開展碳排放評價試點的通知》等文件,推動全國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工作。目前,溫室氣體管控納入環評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現以“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典型案例”為主題陸續發布,供交流借鑒。
一、基本情況
該項目為長流程鋼鐵改擴建(退城搬遷)項目,通過淘汰山東鋼鐵集團永鋒淄博有限公司和山東萊鋼永鋒鋼鐵有限公司現有廠區生產裝備,在臨沂市臨港區域高端不銹鋼與先進特鋼園區內建設1臺600m²燒結機、3座600噸/天石灰窯、1座3070m³高爐、1座250噸轉爐以及配套公輔設施。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鐵256.23萬噸、鋼水246萬噸的生產規模。
二、技術探索
該項目根據《山東省鋼鐵行業建設項目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試行)》要求,調查分析了各工序的產排節點、物料消耗、能源消耗等,確定數據選取的原則為現有工程、替代工程優先選取近三年內數據相對完整的碳核查報告,現狀調查的數據作為補充;擬建工程優先選取節能評估報告數據,可研和設計文件作為補充。此外,項目還分析了擬建工程減污降碳技術措施,包括源頭防控、過程控制,以及應用盡用綠色節能降碳工藝設備等。
三、工作亮點
一是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排放節點識別和活動水平數據選取的經驗方法。本項目評價過程中,充分考慮到鋼鐵行業的工藝特點,深挖排放節點,立足能源和含碳物料使用情況,選取了合理的活動水平數據。二是以燒結、煉鐵、煉鋼工序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為基準約束建設項目溫室氣體排放。該項目燒結、煉鐵、煉鋼工序碳排放績效值分別為0.206噸CO2/噸燒結礦、0.246噸CO2/噸鐵、0.018噸CO2/噸鋼,均達到了《山東省鋼鐵行業建設項目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試行)》I級水平(0.25噸CO2/噸燒結礦、0.56噸CO2/噸鐵、0.08噸CO2/噸鋼)要求。三是創新實施“兩高”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管理,該項目按照《山東省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辦法(試行)》要求,煤耗、能耗、碳排放分別執行1.2、1.2、1.1倍量替代,實現鋼鐵行業壓減產能、節能降耗協同減污降碳。
四、評價成效
一是燒結、煉鐵、煉鋼工序碳排放強度得到有效下降。該項目燒結工序二氧化碳排放績效對比現有工程(績效值0.214噸CO2/噸燒結礦)下降了3.7%,煉鐵工序二氧化碳排放績效對比現有工程(績效值0.404噸CO2/噸鐵水)下降了39.1%,煉鋼工序二氧化碳排放績效對比現有工程(績效值0.034噸CO2/噸粗鋼)下降了47.1%。二是落實山東省“兩高”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管理要求,通過碳排放減量替代,實現碳排放替代量488.20萬噸CO2/年。項目實施后,二氧化碳排放量較產能置換工程(2019-2021年三年碳核查數據均值)減少了約348萬噸。三是企業碳排放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減污降碳理念逐步深化。
專家點評
該項目依據《山東省鋼鐵行業建設項目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指南(試行)》核算了燒結、煉鐵、煉鋼工序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總結了核算數據選取方法;與發布的二氧化碳排放績效值、置換工程和現有工程均進行了對比,為行業積累了績效值經驗數據。在環境影響評價中進一步優化建設項目生產工藝和節能降碳措施,落實“五個減量替代”,并探索提出建設項目溫室氣體事中事后管理工作內容和要求,推動實現減污降碳。
原標題: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典型案例②:山東鋼鐵集團永鋒臨港有限公司臨港先進優特鋼產業基地二期項目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