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安全是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事項。面對面積高達29平方公里的水源保護地,如何進行有效保護?分宜縣的做法是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科學涵養優質水源,用心守護好群眾的“大水缸”,確保群眾喝上安全水、優質水、幸福水。
科學劃定保護區
該縣通過多次實地調查、地質勘測及水質檢測,核定轄區內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邊界,科學地完成了全縣兩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一級保護區面積0.646平方公里,二級保護區面積12.069平方公里,準保護區面積16.332平方公里。全縣6個鄉鎮級飲用水水源地也全部完成了保護區劃定并獲批復。
扎緊生態“籬笆”
分宜縣劃定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獲批后,及時開展規范化保護區建設,對水源地一、二級保護區內設置標志牌25塊、交通警示牌20塊和宣傳牌15塊,告知水源地保護區內禁止事項,提高群眾保護水源意識,在一級保護區周邊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設置隔離防護圍欄5000米,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活動對于水源地的影響,保障飲用水安全。環保、水利、衛健等職能部門協同協作,積極開展飲用水水源地劃定、立標、規范化建設與保護,據不完全統計,先后籌資近6億元用于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含正在開發建設的大崗山飲用水水源地),2023年上半年全縣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國家標準,達標率100%。
涵養優質水源
為切實保護水源地水質和生態環境功能,該縣明確上游不再新建非資源利用型建設項目,資源利用型項目必須強化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復措施,強力保障水源安全。分宜縣國土面積僅有208.35萬畝,但林地面積卻達到了138.66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65.76%,濕地保護面積5811公頃,對涵養水源發揮重要作用。為保護這片綠水青山,該縣全面推進林長制工作,為水源涵養提供有力保障。
防范農村水污染
推進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持續推動養殖污染治理利用水平提升,全縣畜禽規模養殖場配套建設糞污貯存處理利用設施比例達100%,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0.8%;推動農藥化肥減量工作,農藥使用量同比減少2.7%,生物農藥應用比例同比增加1%。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90%以上,化肥用量減少1%以上;大力推廣秸稈還田技術,全縣稻草返田率95%以上。抓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農村“廁所革命”、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等專項提升工作。全縣農村戶廁改廁率91.50%。全縣共有農村公廁1489座,實現了自然村公廁覆蓋率100%。全縣生活垃圾清運率、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全縣建成、投運農村污水處理設施86座。
持續開展排查整治
加強水源地保護區管理,定期對水源地周邊進行巡查,重點檢查保護區標志標牌、隔離防護設施是否完好,堅決禁止在飲用水水源地周邊垂釣、設置排污口、違建項目,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反饋給責任單位限時整改,消除水質安全隱患。加強水質監測,分宜生態環境局、銀龍水務公司和縣衛健委按照職責分別對水源地、出廠水和末梢水定期進行監測,全途徑保障飲用水水質安全。分宜生態環境局每季度開展一次水源地水質監測;銀龍水務公司對出廠水質進行24小時在線監測,每天檢測9項指標,每月對原水、出廠水和管網水進行23項檢測;縣疾控中心每季度對原水、出廠水、管網末梢水抽樣進行25項檢測。建立水質公開制度,定期公開在政府網站公開水源地水質安全狀況信息。各級“河長”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履職盡責,做到真巡河、巡真河,發現問題及時交辦,推動了上游河汊溝渠的垃圾清理,有效遏制了毒魚、炸魚、電魚現象。
信息來源:新余市生態環境局
原標題:新余分宜:呵護“大水缸”確保水安全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