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便、成本相對低廉、易獲得等優勢,使活性炭吸附逐步成為一種應用廣泛的廢氣治理手段。但同時,作為耗材,更換下來的廢活性炭處置又帶來了新的問題。目前業界首要分歧也在于,廢活性炭到底屬不屬于固廢。
在《國家危險廢物名錄(2021版)》中,特定領域使用的活性炭被列為危險廢物。包括燃料、涂料行業;煙氣、VOCs治理過程中產生的、及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脫色、除雜、凈化過程產生的;廢有機溶劑與含有廢有機溶劑廢物;焚燒處置廢氣凈化過程中產生的;涉及汞的生產環節。
盡管活性炭本身不具備危險性,但其功能特點是進行轉移富集而非降解消除,在吸附了VOCs、甲醛、含苯廢氣、重金屬等危險廢物名錄中規定的有毒有害物質,或沾染危險廢物,最終也會成為危險廢物。在2020年,廣州曾公布一起違法堆放已吸附油污活性炭的案件,涉事人最終被判決為污染環境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八千元。
據報道,現階段我國每年危險廢物產生量為6000萬噸/年,其中廢活性炭就占65%,比例遠比想象中要高。作為危廢,吸附飽和后的廢活性炭需要被交由具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處理工藝一般為焚燒。而隨著其數量持續增長,帶來的環保及處理成本壓力也讓不少企業不堪重負,同時還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地方政府對于活性炭使用管理要求也愈發嚴格。2021年,江蘇出臺《關于將排污單位活性炭使用更換納入排污許可管理的通知》,要求“排污單位使用吸附法治理揮發性有機物廢物的,應在申請、變更排污許可證時,提供相應的設計方案或驗收文件”,并在處理時及時進行臺賬更新。
于是探索廢活性炭再生利用路徑,便成為當前產業、技術升級布局的重點。經實踐驗證,通過高溫處理,回收再生后的廢活性炭仍可以具備95%以上的原活性炭性能,完全適用VOCs廢氣處理。另,部分地區先行先試,在廢活性炭產量較高的產業園區,開展集中式再生中心建設,以達到統一收集、統一處理分配利用的目的。
如無錫宜興。近日,宜興市新材料產業園內打造的活性炭再生中心項目主體結構已封頂,預計在年底投產。按計劃,投產后的中心每年可處置廢活性炭1萬噸、廢有機樹脂2萬噸、廢漆渣0.26萬噸,回收廢舊電池1萬噸。再生后的活性炭可用于工業廢氣、廢水、污水處理等領域,且vocs過濾效果可達原活性炭的95%,能為企業降低30%的使用成本。
對于當地3000余家企業每年約產生廢活性炭9萬噸的現實情況來說,通過該項目“變廢為寶”將顯著提高廢活性炭閉環處置的末端資源循環利用能力。
與此同時,中國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編制的團體標準《廢活性炭熱處理再生技術規范》也將加快落地,目前已經順利通過了技術審查。該標準規定了廢活性炭的回收、包裝、運輸和貯存要求,以及廢活性炭熱處理再生技術要求、污染控制要求、再生活性炭質量要求等,將為使用熱處理再生技術進行廢活性炭再生的企業提供參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