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個全國生態日(2023年8月15日)來臨之際,環保產業再度引起關注。本周,各地“十四五”噪聲污染防治規劃陸續出臺,“水氣固廢聲”治理最后一塊拼圖正在加快補齊;上市企業半年度業績陸續公布,呈現出向好趨勢;百億EOD再現,這次是武漢……
31條資訊速讀如下↓
本站速遞
8月17日,廣電計量材料分析技術支持副經理何維樑將做客HB直播,講解復合材料物理性能檢測要點及案例等精彩內容,帶來一場免費公開課。

AHE2023亞洲供熱暖通、熱水、烘干、干燥及熱泵產業博覽會已于8月8日圓滿落幕,亞洲混凝土世界博覽會、新能源汽車環境健康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峰會、第十五屆上海國際化工環保展覽會、2023(第二屆)水生態環境復蘇關鍵技術應用與河湖長制信息化建設高級研討會等精彩繼續。
一周要聞
團體標準制定周期短,能及時響應新技術新產品需求。近期,環保領域又新增了51項團體標準,涉及垃圾分類、污泥、碳核算、環保管家、油煙監測等多個方面。
近日,中華環保聯合會碳普惠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專委會涉及到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媒體等多元主體參與,以“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目標,將全力促進消費端碳減排。
為進一步規范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工作,國資委出臺了《央企控股上市公司ESG專項報告參考指標體系》,從環境、社會、治理三大維度,構建包含14個一級指標、45個二級指標、132個三級指標的指標體系。
本周,生態環境部部長第三次赴地方進行突擊檢查,檢查對象是湖南省婁底市、益陽市、岳陽市,揪出了燒結機、焦爐等裝置無組織排放嚴重,
環境監測報告涉嫌造假,越界和超量開采等環境問題。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自8月15日起正式施行,將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
政策標準
由吉林省住建廳發布。
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面建成綠色建筑,重點發展區域農村建筑節能實現突破,并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系統,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0%左右。
由遼寧省住建廳發布。
方案展望2025年,要求基本實現城市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展望2030年,要求城市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65%左右。同步完善再生水、集蓄雨水等水源利用系統,實施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改造和城鎮污水資源化利用行動,推進城市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
由湖北省人民政府發布。
方案提出目標任務是“到2025年,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50%以上,全面消除因生活污水引起的農村黑臭水體”。。2023-2025年的重點任務鎖定:全面摸清底數、推進分區施治、推進分類施治、明確技術工藝、完善監管體系等,要求優選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技術。
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
計劃明確,到2025年,上海市主要大氣污染物減排完成國家要求,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氣,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以上,PM2.5年均濃度穩定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下,臭氧濃度增長趨勢得到有效控制。
由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發布。
方案表示,將建設完成全省聲環境監測網絡,建立噪聲污染防治評價考核機制,持續改善聲環境質量,到2025年實現全省各設區市聲環境功能區自動監測覆蓋率100%。
由山東省政府新聞辦進行解讀。
計劃明確了“到2025年,16市全面實現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聲環境功能區夜間達標率達到85%”的總體目標,將通過源頭防控、分類治理、部門協作、社會共治,提高聲環境管理水平、提升噪聲監管能力、凝聚噪聲污染防治合力。
由廣東省市監局發布。
文件編制了廣東省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框架,旨在通過頂層設計,明確優先領域,確定工作重點,對廣東省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進行有效規劃,加強相關標準化工作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推動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提升工程。
由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出臺。
意見提出一系列目標任務,到2025年,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將控制在24.3微克/立方米以下,地表水國控斷面Ⅰ—Ⅲ類水體比例達到97.5%,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3%以上,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7%以上。
企業動態
格林美宣布,公司成功通過聯合國全球契約辦公室審核,正式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這不僅意味著格林美正式加入全球綠色低碳發展的陣營,更是二十余年來格林美在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公司治理、人才發展等領域綠色可持續發展成果的彰顯。
首創環保接連在西安、四川設立子公司,投入約3.02億元。其中,四川公司注冊資本達3億元,主要從事污水、廢氣、固廢等處置及回收利用,以及環衛、城市垃圾收轉運等,將是首創環保在西南地區拓展業務的又一重要載體。
18 長江環保集團
8月5日,三峽新興管網正式成立,注冊資本2億元人民幣,定位為服務長江大保護“城市智慧水管家”、管網攻堅戰工作的管網科技公司。
8月9日,長江環保集團與江蘇如皋市人民政府簽署協議,將圍繞管網攻堅、供水、排水、小流域治理等方面開展全域合作,推動當地水環境治理提質增效,同時重點研究“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關鍵共性技術”,共同推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成果。
8月8日,葛洲壩生態環保與郴州北湖區人民政府、郴州自來水公司簽署北湖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投資框架協議,將帶動在北湖區范圍內的屋頂光伏、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項目,以及污水處理、給排水管網改造、生態修復、礦山治理等生態環保類項目的投資合作。
日前,環保在線會員企業碧興物聯正式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開盤上漲7.97%,截至上午收盤,碧興物聯漲幅達到23.92%,半日成交量1044.14萬股,成交額4.31億元。
近日,中原環保發布公告稱,擬在海南成立全資子公司,開展污水污泥重點領域技術培育與應用、環境及公用事業項目投資建設、環保技術咨詢及服務等業務。
8月8日,陜建控股集團與陜西環保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陜建控股集團負責人表示,希望雙方在雙碳、新能源、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投融資及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助推雙方實現高質量發展。
近日,江南水務發布公告披露轉讓“江陰北控禹澄環境”事件進展:目前公司已收到轉讓款600萬元,剩余2063萬元尚未到賬,交易對象沃達維德未能按時支付剩余款項,公司正在積極協商后續付款事項。
8月8日,中環裝備確認落實公司一系列信息改動,全稱變更為“中節能環境保護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相應變成“節能環境”,注冊資本增加超過20億元,經營范圍新增城市生活垃圾經營性服務、環保技術推廣服務、技術開發、承辦展覽活動以及餐飲服務、食品銷售等。
8月8日,泉州水務集團權屬企業——藍深環保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舉行掛牌敲鐘儀式,成為泉州市第一家市屬國企新三板掛牌公眾公司。
8月9號上午,寧波市奉化區水務公司掛牌成立,標志著奉化正式納入寧波中心城區“大水網”版圖,全市六區水務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奉化水務事業發展翻開嶄新篇章。
27 環保上市企業半年業績匯總
上半年實現營收15.36億元,同比增長1.26%;歸母凈利潤8287.66萬元,同比增長150.48%,主要系降本增效措施影響。
上半年,收入19.9億元,與上一年同比增加8.3%,其中核心WTE業務的銷售額為17.2億元,同比增長13.3%,主要得益于電廠技術提升和管理優化。毛利潤同比增長13.5%至人民幣5.845億元。
上半年錄得收入30.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之34.8億港元減少11%;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12.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之10.7億港元增長21%;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6.321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之5.2006億港元增長22%。
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3097.09萬元,同比減少2.68%,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50.55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1.0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1866.8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10.55%。
長期專注于環保水處理領域,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83億元,同比下降6.27%;實現歸母凈利潤2.43億元,同比增長26.56%。
項目進展
日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前公示,由廣東順控水務公司建設,周期為24個月,建設內容包括水污染防治工程、水環境治理工程、水動力構建工程、水生態修復工程、水智慧管控工程等,總投資525031.49萬元
項目招標公告于近日發布,投資總額不高于30億元,包括生態環境治理公益類項目、關聯產業類項目,投標文件遞交截止時間為08月17日15時30分。
項目特許經營期限為24年,總預算約28.5億元,不接受聯合體投標,服務需求包括運營、建設兩部分,需投資、購置、更新特許經營區域內的垃圾收集容器站點、作業車輛設備、智慧化管理系統,建設特許經營范圍內的轉運站、公廁及“多網融合”體系。預計8月29日開標。
項目總投資為1000465.76萬元,擬采用“投資人+EPC”的模式合作開發建設本項目,擬通過本次招標擇優選擇中標單位,與招標人共同成立項目公司實施運作,逐步、分期、分批推進項目開發與建設。計劃工期1800日歷天。
下期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