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位院士、30多家提名機構和100余位提名和評審專家的大力支持下,2022年“環境技術進步獎”圓滿完成,27個項目獲得一等獎和二等獎。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的獲獎成果包括國際專利21項、發明專利530項、實用新型專利等其他知識產權538項;2019-2021年,相關產值高達642億元,實現利潤126億元,充分體現了我國環境技術創新實力。
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將陸續發布獲獎項目簡介,供社會各界人士參考。
(注:所有發布材料均由獲獎單位提供。)
項目名稱:城市更新模式下大型鋼鐵企業污染場地“兩精一規”關鍵技術與應用
項目編號:HJJS-2022-2-12
獲獎等級:二等獎
完成單位: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北京建工環境修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資源環境研究所、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完成人:夏天翔、郭觀林、張麗娜、李培中、楊樂巍、余佩瑤、趙瑩、陶抒遠、賈曉洋、劉鵬、吳乃瑾、張朝、張丹、王世杰、李翔
項目簡介: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黨和國家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老工業區存量資源盤活和“騰籠換鳥”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大型鋼鐵企業涉及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等復雜工序,造成多環芳烴、苯系物、重金屬等土壤污染突出問題,具有污染物種類多、污染程度重、分布范圍廣、空間差異大等典型特征,對人居健康和生態環境構成嚴重威脅。
本項目以首鋼、濟鋼、杭鋼、重鋼、廣鋼、馬鋼(合肥)、黃石東鋼等一批大型鋼鐵企業為對象,基于工業遺存轉型、用地布局調整、公共設施拓展、道路交通改造等城市更新要素,針對污染場地調查不精、風險評估保守、修復治理粗放等突出問題,通過近十年持續研發,首次構建了大型鋼鐵企業污染場地“兩精一規”關鍵技術體系,即“精準化調查-精細化評估”技術方法、基于規劃條件的治理模式與關鍵技術。全面建立了“土壤、土壤氣、地下水和建筑物”多介質精準化調查技術,研發應用了基于污染物形態歸趨的精細化風險評估方法,創新實施了以工業遺存保護、工程風險可控、土地價值提升為核心的3套治理模式,打通了城市更新模式下大型鋼鐵企業污染場地全流程治理路徑。研究成果獲專利39項(含發明專利25項、國際專利8項),發布行業標準3項、地方標準7項,發表論文59篇(含SCI 18篇),出版專著1部。
本項目創建的“兩精一規”關鍵技術體系有力推動了工業遺產生態復興、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和城市功能精細提升。以首鋼為例,累計節省修復費用2.56億元,獲得土地補償費用265.9億元,帶來京西地區生產總值增長2.8倍。作為北京冬奧“指揮中樞”所在地,首鋼園成為工業遺產保護再利用的經典案例和城市更新發展的國際典范,習近平總書記對首鋼老工業區“綠色轉型”給予高度評價,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評價其為“城市更新的標桿工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評價首鋼園區改造是一個“讓人驚艷”的城市更新范例。

山東濟南鋼鐵廠重污染區多環芳烴和苯系物空間分布圖(2019年)
獲獎感言:
本項目注重問題導向、系統研究和工程應用,創建了城市更新模式下大型鋼鐵企業污染場地全流程治理路徑,保障了冬奧等多個重大活動和城市建設重要工程的實施,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突出。今后,項目團隊將持續針對大型復雜工業污染場地風險管控和修復難題,面向科技前沿和環境管理需求,貫徹綠色可持續理念,加強低碳修復策略、“環境修復+開發建設”模式、自然恢復技術等探索研究與推廣應用,推動土壤修復行業健康發展。
原標題:2022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城市更新模式下大型鋼鐵企業污染場地“兩精一規”關鍵技術與應用-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