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辦,會上《2023年十大新興技術報告》正式公布,概述了未來3-5年內有望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技術,包括今年討論熱度持續飆高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柔性電池。值得一提的是,與環保頗有淵源的技術可持續航空燃料、可持續計算也成功入選。
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矛頭直指交通領域碳減排老大難問題。在疫情前近三十年時間中,交通運輸業已躍居第二大碳排放源,僅次于電力和熱力行業。其中航空一項,每年貢獻的二氧化碳就可占全球排放總量2%-3%,預計2022至2025年間將排放近39千兆噸(合39000百萬噸,據悉我國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9893.5百萬噸)。
且不同于汽車行業有電動、氫燃料、甲烷等多種方式,出于安全性考慮,長途飛行需要更高能量密度的燃料,能夠用來替代燃油的選擇并不多。而SAF新型燃料就是目前技術最為成熟,發展前景廣闊的一種。通常來講,SAF由廢油脂、農林廢棄物、城市廢棄物加工合成而來,污染小、更清潔,具有出色的減排表現。
數據顯示,航空發動機將傳統燃料換成SAF后,因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可減少80%。因此,推動SAF使用,已是實現航空業減排的重要解決方案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可持續航空燃料這一概念在國內其實并不算新潮,《中國可持續航空燃料發展研究報告:現狀與展望》中提到,2011年以來內地航空公司實施過4次SAF(可持續航空燃料)試飛和商飛活動;在供給側,市場中有2家企業具備SAF實際生產能力,整體規劃產能在15萬噸左右。
實際應用方面,今年6月份,首次加注摻混比例為15%的可持續航空燃料——東航MU2225航班圓滿完成試飛。據悉,本次任務中的SAF以餐飲廢油作為生產原料,由中石化鎮海煉廠煉制、中國航油提供全流程檢測與保障服務。4月份,四川航空也接收了一架加注可持續航空燃料的飛機,完成西南地區可持續航空燃料首飛。
全球航空燃料市場中,相比化石柴油,生物柴油正因其減排屬性在近幾年尤其受到重視。而且,因造價高,各國紛紛推出強制添加或補貼政策保證綠色低碳生物柴油的推廣,如歐盟各國的強制添加政策中要求,SAF混合比例需達到10%左右?!稙榭沙掷m航空加油》行業白皮書預計,到2030年代中期,SAF將占據航空燃料市場約20%的份額。
美國材料測試協會已經批準了九種可持續航空燃料,可以與傳統石油基噴氣燃料按比例混合,比例可高達50%。2023年,英國的一個聯合體將交付首次全凈零可持續航空燃料跨大西洋飛行的任務,展示了這項迅速發展的技術的潛力,并將世界更近地推向凈零航空。
在航空業綠色發展被認為是全球碳減排重要組成部分的當下,SAF未來的發展空間相當可觀。與之相關的廢氣油脂回收行業也率先享受到了第一波利好。2022年,我國廢棄食用油脂(UCO)價格持續上漲,到6月份出口單價已達1507美元/噸。專業從事“地溝油”回收利用的山高環能,在2022年第三季度凈利潤則達到了驚人的9051.2萬元,同比增長超14倍。
《2023年十大新興技術報告》指出,結合其他減碳策略,包括系統范圍的運營效率、新技術和碳抵消,SAF應該可以使航空業在未來幾十年內實現凈零碳排放。被賦予航空業碳減排重任,SAF相關產業鏈勢必也會迎來更多機遇。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