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新的格局下,生態環境產業已從政策播種時代進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時代,涉及水、土、氣、固廢處理全方位的政策法規日趨完善。“十四五”時期,進入了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時期。今年1-5月,相關部門推出了多項政策,環境商會特將行業重點發展政策匯總如下:
為加快構建國家水網,建設現代化高質量水利基礎設施網絡,統籌解決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問題,做好國家水網頂層設計,5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到2025年,建設一批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國家骨干網建設加快推進,省市縣水網有序實施,著力補齊水資源配置、城鄉供水、防洪排澇、水生態保護、水網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環節,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水網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為積極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及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進一步加強交流、促進互學互鑒,5月11日,住建部發布《關于印發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及生活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長效機制建設工作經驗的通知》。通知從創新運行維護工作機制、強化管網運行維護保障、完善排水管理相關法規政策、建立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效機制、完善管網建設和質量保障機制、強化監督考核、加強科技支撐七方面進行總結,詳細闡述了近年來全國多地針對黑臭水體治理與污水提質增效所總結的工作經驗,為推進城市黑臭水體治理和生活污水處理工作提供了寶貴意見和重要指導。
為了規范生態環境行政處罰的實施,監督和保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依法實施行政處罰,生態環境部5月印發了《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生態環境部令 第30號)。文件名稱由原來的《環境行政處罰辦法》改為《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辦法》,適用范圍上新增了核與輻射領域,并在具體內容上作出修改。
5月8日,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印發《危險廢物重大工程建設總體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通過國家技術中心、6個區域技術中心和20個區域處置中心建設,提升危險廢物生態環境風險防控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利用處置技術研發能力以及管理決策技術支撐能力,為全國危險廢物特別是特殊類別危險廢物利用處置提供托底保障與引領示范。
4月,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水利部、林草局等部門印發了《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到2025年,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在面源污染防治、水生態恢復等方面取得突破,水生態環境保護體系更加完善,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要素系統治理、統籌推進格局基本形成。展望2035年,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美麗中國水生態環境目標基本實現。
4月21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家標準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氣象局、國家林草局發布通知,印發《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指出到2025年,制修訂不少于1000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包括外文版本),標準體系框架如下:包括基礎通用標準子體系、碳減排標準子體系、碳清除標準子體系和市場化機制標準子體系等4個一級子體系,并進一步細分為15個二級子體系、63個三級子體系。該體系覆蓋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水利、農業農村、林業草原、金融、公共機構、居民生活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滿足地區、行業、園區、組織等各類場景的應用。
3月,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公告》: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減半征收個人所得稅。
1月18日消息,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推進建制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管理的實施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建制鎮建成區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能力明顯提升。鎮區常住人口5萬以上的建制鎮建成區基本消除收集管網空白區,鎮區常住人口1萬以上的建制鎮建成區和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建制鎮建成區基本實現生活污水處理能力全覆蓋。建制鎮建成區基本實現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能力全覆蓋。到2035年,基本實現建制鎮建成區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全覆蓋和生活垃圾全收集、全處理。
1月1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關于《加快補齊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短板弱項的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縣級地區生活垃圾收運體系進一步健全,收運能力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具備條件的縣級地區基本實現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全覆蓋。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活垃圾分類重點城市、“無廢城市”建設地區以及其他地區具備條件的縣級地區,應建盡建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不具備建設焚燒處理設施條件的縣級地區,通過填埋等手段實現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
工業和信息化部門印發《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確定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和“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標準”。
為完善排污許可技術支撐體系,強化生態環境主管部門信息化監督管理,指導和規范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放口二維碼標識管理工作,已批準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排污單位污染物排放口二維碼標識技術規范》(標準號:HJ 1297—2023)。
為發揮質量標準品牌的牽引作用,促進中小企業完善管理、提質增效,加快向專精特新邁進,九部委機構聯合發布《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工信部聯科〔2023〕63號)。
為落實《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有關任務要求,破解當前中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能力薄弱等難題,進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推動科技成果有效“賦智”中小企業,持續增強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帶動更多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十部委機構聯合發布《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工信部聯科〔2023〕64號)。
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原標題:關注!近期生態環境政策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