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以下簡稱EOD模式)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的創新實踐。2023年4月14日,“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政策與實踐研討會”亮相“2023環保產業創新發展大會”。研討會由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主辦,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EOD創新中心、環保產業政策與集聚區專業委員會、中鐵五院EOD聯合研究中心承辦。本次研討會圍繞EOD模式理論與政策、EOD項目探索與實踐等展開了交流與研討,來自各級政府、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等40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何軍、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易斌、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院長諶啟發先后進行大會致辭。
何軍副院長在致辭中指出,EOD模式是踐行“兩山”理念,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重要探索,是破解生態環境治理投融資瓶頸、帶動社會投入、促進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要全面把握EOD模式的核心要義,以生態環境治理提升關聯產業經營收益,實現生態環境治理外部經濟性內部化;充分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作用,協力推進EOD項目盡早發揮成效。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易斌副會長代表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黨委、第六屆理事會為大會致辭。易斌副會長表示,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力度不斷加大,政策驅動形成了環保產業市場,但環保投資來源、渠道、規模不足,導致環保產業現實市場規模與潛在市場空間差距較為明顯。EOD模式對彌補當前生態環保投入不足、環保產業發展動力不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穩經濟大盤發揮著積極作用。
中鐵五院副院長、總工程師諶啟發在致辭中指出,EOD模式作為連接生態保護修復、環境治理、區域產業轉型升級的橋梁,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他表示中國鐵建與國家的總體戰略“同頻共振”,將生態環保和新興產業業務作為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中鐵五院作為鐵建新興業務的“排頭兵”,將順應發展趨勢、落實政策要求,積極踐行EOD模式,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隨后,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副司長逯元堂作“守正創新 推動EOD落地見效”的主旨報告,他從EOD核心要義、適用范圍、項目謀劃、項目實施、資金平衡、方案定位、發展階段及近期工作重點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他指出,EOD模式是項目層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探索和創新,遵循“誰保護,誰受益”和增肥補瘦原則,使具備條件的公益性生態環保項目成為市場化關聯產業項目的要素基礎,實現生態環境治理外部經濟性內部化。他強調,要按照EOD核心要求統籌謀劃項目,強化產業項目的持續運營,開展實施方案市場測試,充分銜接相關方的意見,提高項目的可行性和可融資性。當前EOD項目尚處于試點階段,要從嚴把控,穩妥推進。生態環境部下一步將做好項目的跟蹤調研與技術指導,加強典型案例的總結宣傳,研究制定規范性的指導文件,推動EOD項目規范實施。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生態環境工程咨詢中心主任孫寧主持了“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理論與政策”議題環節。她指出,近年來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開發銀行積極探索開展EOD模式試點,在產業融合發展、實施路徑、機制政策等方面開展了有益探索。各省、金融機構積極推進EOD模式創新工作,EOD模式理念方法、政策創新、項目實施等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2022年,“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新模式(EOD)”入選光明日報“生態環境領域十大熱詞”。當前EOD試點項目初見成效,為穩經濟大盤和探索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發揮了積極作用。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EOD創新中心主任趙云皓就“積極探索EOD模式創新,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做主旨報告。她分享了EOD模式相關理論與探索實踐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EOD項目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機制、路徑、舉措等。她指出,EOD模式順應了時代發展需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等為EOD模式的創新實踐創造了條件。EOD項目具有內容綜合性強、領域跨度大、實施周期長、要素要求高、參與主體多等特點。EOD項目的謀劃與實施應堅持保護優先、綠色發展;因地制宜、合理開發;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基本原則,充分調動各方參與的積極性,協力推進項目實施,實現生態產品供給和產業經濟發展“雙增長”。
國家開發銀行行業三部副處長馬琦峰就“開發性金融支持EOD模式探索與實踐”作主旨報告。他指出,EOD模式為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提供了合規性、市場化、多渠道的資金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嚴格堅持將生態環境治理作為EOD項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致力于挖掘生態治理項目自身生態價值和外部經濟價值,搭建可靠務實的“自身造血”機制。他強調,EOD項目融資的根本條件包括,一是項目自身實現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運營;二是獲得持續穩定的生態環境治理效果,實行“政府引導、規劃先行、頂層設計、統籌資源、合規實施、市場化運作”的“六要素”工作方法。截至2022年底,國家開發銀行已支持25個EOD項目,授信金額840億元,發放貸款225億元。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財務與審計處一級調研員劉承國就“多措并舉見成效,合力施策促共贏一江蘇EOD模式政策解讀”作主旨報告。他提出,江蘇省出臺了全國首個省級EOD工作方案及實施指南,系統設計了EOD實施方案、技術指南、評價標準、支持政策和獎勵資金管理辦法。目前以國開行、農發行為主,動員了省內各金融機構積極參與合作,國家級EOD試點項目大部分已獲得政策性銀行支持并開工建設。第一批省級EOD試點項目獲批14個,正在積極推進中。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EOD創新中心主任趙云皓主持了“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項目探索與實踐”的議題環節。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EOD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盧靜就“EOD模式核心要義與實施方案設計要點”作主旨報告。她分析了國家EOD模式相關政策、試點工作進展、實施方案設計要點等,她提出方案編制要明確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開發思路,按照環境問題—治理目標—解決方案—工程措施的方法確定生態環境治理內容,結合項目區域產業發展現狀基礎與需求預期等確定關聯產業內容,并注重分析項目要素條件的可獲得性、實施主體產業投資與經營能力、項目投資—成本—收益等資金平衡的可行性等,提出建立項目投資建設與運維經營全生命周期實施保障體系的重要性。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鄉村振興部高級客戶經理阮冰就“農發行支持EOD項目政策與實踐”作主旨報告。他介紹了農發行對EOD項目在貸款期限、利率、擔保、規模以及審批通道等方面給予的傾斜政策,并以某省EOD項目為例,說明了農發行支持EOD項目的具體做法。
山東省生態環境規劃研究院生態研究所所長韓子叻就“水環境綜合整治與產業開發EOD項目實踐”作主旨報告。她分享了山東省EOD模式試點工作開展情況,以及日照水庫流域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EOD)試點項目的做法。她指出,山東省在試點過程中注重建立EOD項目指導幫扶體系,堅持市場化推進和政策配套支撐,將EOD項目通過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推送給金融機構,優先享受綠色融資貸款授信和政策優惠。日照水庫EOD項目以飲用水源水質提升為目標,謀劃生態環境治理工程,打造日照水庫生態屏障圈,導入阿森泰克蘋果、萬畝平歐大果榛子、日照綠茶年等生態種植業項目,推進脫水蘋果片、蘋果醋、榛子露等有機農產品深加工項目,通過生態化、品牌化賦能,產業鏈和價值鏈延伸,實現日照水庫生態產品價值大幅提升,有效反哺生態環境治理,達到生態保護與產業開發有機結合與持續發展。
中鐵五院EOD研究中心副主任趙漢就“EOD項目投融資全過程服務探索與實踐”作主旨發言。他基于央企參與EOD項目實踐經驗,分享了為項目提供前期謀劃、投融資、落地實施全過程服務的內容與要點。他指出,EOD項目涉及部門多、專業多、環節多、流程長、范圍廣,由專業的咨詢機構提供投融資全過程服務是項目高質量實施的重要保障。項目謀劃階段應嚴謹審慎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實施方案,并開展市場測試;資金籌集階段可對項目資金籌集方案、項目公司評估與組建方案、項目產業導入方案、項目專項資金申報方案等四個“專項方案”進行重點梳理和研究;項目落地實施階段,應注重項目設計管理、全過程造價管理、過程評估及后評價等咨詢服務內容。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會長郭承站作大會總結發言。他對專家的精彩發言表示感謝,對會議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他指出,EOD模式解決了當下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產業協同發展的瓶頸問題,也是構建環保產業發展新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途徑。EOD是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企業、投資機構、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各方協同發力,保障政策和項目落地見效。最后,愿各方積極參與,用EOD模式來加快推進環境保護項目實施,助力環保產業實現兩個效益雙增長,形成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原標題:環境規劃院成功舉辦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政策與實踐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