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東莞市2023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正式印發,明確東莞市今年治水工作目標,制定十項主要任務。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工作目標
1、9個國省考斷面穩定達標
2、國考斷面匯水單元36條重點一級支流全面達標,劣V類比例為0
3、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全市635條河涌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消除劣V類水質比例80%以上
4、鎮級黑臭水體消黑比例達80%
5、全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5%以上、城鎮污水廠進水BOD濃度100毫克/升以上的規模占比達45%
主要任務
鞏固提升國省考斷面水質
以沙田泗盛國考斷面為攻堅重點,實施源頭管控與依法治污,加快東江下游片區城鎮污水收集處理工程建設、排污口綜合整治、暗渠綜合整治、工業污染管控、河道綜合治理等重點工程,深入推進國省考斷面水質提升工作,持續推動汛期重點斷面突出問題整改及跟蹤評估。深入開展國考斷面所在水體一級支流達標整治,建立一級支流監測管理臺賬,動態調整“一河一策”治理措施,重點針對寒溪河等長期不達標一級支流實施掛圖作戰、掛牌督辦,形成問題臺賬,限期銷號。
持續強化優良水體保護
加強重要江河湖庫水體保護,強化重要供水通道與水庫型飲用水源生態環境保護,重點推進東江及五點梅水庫、羅田水庫、大溪懷德水庫入河入庫重要支流綜合整治。做好東江等重點水體藍藻水華防控,強化水華預警監測及形勢研判,提升水生態環境風險防控能力。實施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分級管理,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保護和水源保護區標準化建設監管,持續推進新增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區劃及規范化建設工作。建立完善鄉鎮級水源保護區環境問題清單并分類整改,強化日常巡查和水質監測監控。加快推進全市供水一張網,協助完成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推動松山湖水廠、蘆花坑水廠及配套管網工程建設。
全面提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效能
強化污水處理“一廠一策”問題整改,推動污水處理廠BOD進水濃度總體提升。全面啟動全市截污主干管改造提升項目,實施截污次支管網截流井、收水口、拍門等問題點整改。加快補齊污水收集系統短板,填補鎮村管網空白區。開展重點管網建設及運行情況摸底排查,常態化推進地塊雨污分流工程建設與改造。合理規劃污水處理設施布局,推進污水處理設施工程建設。加快實現污水管網“一張網”信息化管理,加強排水許可管理,強化全市污水處理廠、分散式及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進出水監管。
深入推進工業污染防治
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嚴格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準入。全面推行排污許可“一證式”管理,加強排污許可證后執法監管。對重點流域和重點控制單元進行定期檢查與突擊執法。對水質未達標斷面,依法通過嚴格建設項目審批、污染物減量置換等方式嚴格建設項目管理。推動工業園區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強化鎮、村級工業園區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實施工業園區污水自行治理達標排放和限期退出市政公共污水管網系統。推進產業園區循環化改造,繼續推進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
深入推進農業農村污染防治
持續優化畜禽養殖空間布局,加快糞污處理設施建設及資源化利用。以規模化養殖場、連片養殖場為重點開展水產養殖池塘升級改造和尾水治理,推動養殖尾水循環利用、資源化利用或達標排放。持續推進農藥化肥綠色增效,加大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統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黑臭水體治理,以民生實事任務為抓手,推進農村污水整治,推動建立長效運維機制。鞏固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成效,加快未完成治理項目建設進度。
深入推進港口船舶污染治理
推進400總噸以上船舶配備符合排放標準的水污染物儲存或處理設施;支持船舶含油污水接收處理企業延長產業鏈。完善港口碼頭污水管網工程建設,推動碼頭污水管網與公共污水管網銜接。推動港口、船舶修造廠船舶含油污水、化學品洗艙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接收和預處理設施建設。
扎實推進入河(海)排污口整治
組織開展全市尚未開展排查的水庫、湖泊入河排污口補充排查,動態更新排污口清單臺賬。建立問題排污口整治清單,分類分步推進規范整治。規范排污口建設、審核驗收、維護管理和監測監管要求。
深入推進內河涌剿黑消劣治理
發揮河湖長制優勢,落實黑臭水體長效管護機制,鞏固提升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成效,加快推動鎮級黑臭水體治理。深化全市內河涌綜合整治,常態化開展全市內河涌監測和智能化管理,推動河湖日常保潔。強化暗渠綜合治理及精準溯源,實施截污及暗渠收水范圍雨污分流改造,有條件的暗渠實施“返清復明”工程。
穩步推進重點河湖水生態擴容修復
加強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所在流域、區域水污染防治,落實東江、東引運河、石馬河等重點河流生態流量保障目標,重點保障枯水期生態基流。開展全市水生態環境調查評估,建立健全水生態環境數據檔案。探索在石馬河、東引運河-寒溪水等實施水生態修復重點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在大型污水處理廠下游、河流交匯處、重要河口等建設濕地公園。
探索構建綠色生態水網
加強全市水污染治理和水網疏浚貫通。推進美麗河湖創建,組織全市美麗河湖遴選競評,參與省級、國家級美麗河湖評選。高標準推進東江、石馬河、東引運河、環濱海灣等主干碧道建設。
主管|東莞市生態環境局
撰稿|何閃閃
原標題:10項主要任務,推動全市635條河涌水環境持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