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千億光伏巨頭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通威股份)官宣換帥,董事長由公司實際控制人劉漢元女兒劉舒琪接任,并兼任CEO。簡歷顯示,劉舒琪出生于1989年,現僅34歲,此前曾在集團中擔任監事、董事會董事、總裁助理、光伏商務部總經理等。
通威集團披露,劉舒琪在任期間,主要負責公司硅料、電池、組件業務的采購、銷售集中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經營管理能力,帶領公司不斷開拓光伏市場,構筑了具有突出優勢的供銷體系,形成了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鏈上下游合作關系,體現出卓越管理者的潛力。
水廠飼料起家,迅速崛起的光伏組件巨頭
通威股份是通威集團的核心上市公司,最開始由水廠飼料起家,后緊跟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步調,從多晶硅切入光伏賽道,在光伏產業騰飛利好下,迅速成長為領域內的頭部企業之一。其年產高純晶硅已經能達到23萬噸、太陽能電池產能超70GW、組件產能14GW,以“漁光一體”為主的光伏電站裝機并網規模累計3GW。
2022年,該巨頭市值曾一度狂飆至3000億元,目前約1700億元,基本每股收益約1.82元。
根據“2022年業績預增公告”,通威股份預計,去年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170-190億元,同比增長207%-2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175-195億元,同比增長206%-230%。預增的原因主要是,受益于光伏行業持續快速發展,公司去年高純晶硅產業一直滿負荷運營,各項生產指標進一步優化。
而這將是通威股份自2019年以來爆發式增長的延續,2019-2021年,其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75.55億元、442億元、634.91億元,歸母凈利潤26.35億元、36.08億元、82.08億元。
硅料價格增長受限,通威股份仍在大舉擴產
2022年10月,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光伏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發展的通知》,并集體約談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業及行業機構,引導相關單位加強自律自查和規范管理。有關部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工作協同、強化監督管理,針對行業出現的哄抬價格、壟斷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行為加強查處、嚴厲打擊。
受此影響,多晶硅一路從最高點的30萬元/噸降至目前不到18萬元/噸,跌幅逾40%。協會預計,2023年全國硅料和硅片這兩個環節整體處于供大于求的狀態,保守預計全年國內硅料產量在135萬噸左右,價格整體趨勢仍將緩慢下行,價格區間約150-200元/kg。
不過在此節點上,通威股份仍選擇繼續擴產,2月7日其公告稱,將在樂山市新增投資約60億元,建設年產12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及相關配套設施。該項目計劃于今年6月底前開工建設,力爭2024年建成投產。按照通威股份的目標,到2023年末,其硅料產能預計將達到35萬噸,規劃2024-2026年高純晶硅累計產能規模分別達到80-100萬噸。
業內人士分析稱,在硅料價格周期向下時,具有成本優勢的企業將更具有競爭力,這或許是這家硅料巨頭擴產底氣。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