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3年,加足馬力向前沖似乎成了所有行業共同的座右銘。如近期,張家口發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方案,拉薩+1,上海也公開了“無廢城市”建設方案,襄陽加快“無廢細胞”創建,長春推進“無廢城市”與“雙碳”示范城融合,吉林啟動全域“無廢城市”建設......
一時間,關于“無廢城市”的建設熱情似乎又達到了一個小高峰。多城加速推動“無廢城市”建設,無疑又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據證券機構統計,自今年以來,固廢處理指數隨大盤一路走高,累計上漲超6%,大多相關概念股均“收割”了一波紅利。
從長遠來看,“無廢城市”建設作為一個撬動近7萬億市場的系統性概念,牽出了一個龐大的固廢處置和
再生資源回交融的網絡體系。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環保在線已經解析過很多,在此看一下“無廢城市”建設推進以來被認可的“效益”。
雙井街道:廚余垃圾分出率提高了15%左右,僅一個回收點4年的時間里就回收了紙張450多噸,各類織物、金屬、塑料、廢舊電子電器等合計百余噸,相當于減少了1300多噸的碳排放,節約了2500多立方米的填埋土地。
天堂循環經濟科技工業園區:發電廠年產60萬噸灰渣,不僅要為處理支付高昂費用,且傳統填埋手段非常浪費資源,如今在專門的綜合處理基地深加工后每年直接獲益數千萬。整個工業園區,從廢料到再生資源,實現了經濟和環境的雙效益。
諸如此類的案例在全國各地數不勝數,“無廢城市”建設雖然需要在重構城市固體廢棄物處置系統的前提下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以及時間,但有效基建,高效運轉的全新固廢處置體系與再生資源體系的無縫銜接從可持續角度來看一定是環境效益和經濟價值的雙贏。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機會是“無廢城市”與“智慧城市”發展的結合,小到智能垃圾分類箱,大到智慧環衛系統,數字化固廢處置網絡,不僅是“無廢城市”建設的一部分,也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模塊。目前,各地“無廢城市”建設推進都會將智能化、數字化納入必備項中。
如中山市固體廢物在線監控管理平臺,構建起“一庫、一展示、一門戶、三體系、N平臺”的數字化業務體系,能通過AI人工智能識別危廢亂堆亂埋,通過機器學習實現固體廢棄物預測,集成大數據中心,完成“產、運、處”全過程監管。
都說2023年百業待興,環保行業眾多機遇在等待下一個熱潮,而“無廢城市”建設無疑榜上有名。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