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對于環保行業來說,也是個平穩起步的好時間。本周,中央財政水污染防治資金安排257億獲支持,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掛牌成立,還有多地發布持續發布應對環境污染的相關政策規定。以下15條資訊,你都得關注起來↓
3月13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查了國務院提出的《關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及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中央財政水污染防治資金安排257億元、增加20億元,主要支持實施長江保護修復、黃河生態保護治理、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做好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工作。
2023年3月15日,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正式掛牌成立,中科院院士樸世龍任院長,研究院計劃圍繞氣候變化與碳循環、碳中和與氣候環境協同效應、零排負排關鍵技術、能源系統工程等開展研究,展開合力攻關“雙碳”戰略需求中的基礎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難題。
2022年水生態環境保護行業發展形勢主要呈現企業短期壓力巨大、國有資本表現活躍、行業兩極分化加劇等特點。2023年,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不斷深入,相關政策也會延續之前的力度,水污染治理行業有望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破解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小流域治理等內容將有望成為突破口。
2022年,環境監測行業作為環保風向標,面臨著更多挑戰與機會,如面臨重大技術挑戰、生態環境監測及多污染物協同防治技術水平無法滿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需求等。2023年,碳監測、組分站、噪聲污染防治等監測內容或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政策標準
為更好與我國碳排放管理的年度目標銜接,推動配額預分配、核定、清繳等環節按自然年常態化管理,區別于2019和2020年采用相同的配額分配基準值、兩年合并履約的做法,發電行業2021、2022年度采用了不同的配額分配基準值。
2023年3月14日,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發布《浙江省工業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規劃(2022—2025年)》。規劃明確背景與形勢、總體思路、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等。按文件要求,到2025年,浙江省工業固體廢物產生強度穩中有降,利用處置能力富余、結構合理、布局優化,利用處置設施全面升級,低碳利用方式和先進技術裝備得以普及,數字化治理覆蓋面大幅提升,產業得到較大發展。
為加強對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內分泌干擾物、抗生素等新污染物治理,《廣東省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于2023年3月15日經由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開發布。
到2025年,基本掌握全省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生產使用狀況、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排放狀況、環境與健康風險狀況;落實重點管控新污染物禁止、限制、限排等環境風險管控措施,形成一批新污染物治理試點工程和示范技術……
3月16日,云南省農業農村廳環境資源處公開發布《2023年全省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及重點流域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要點》,深入推進云南省農業污染治理工作。文件要求全省從強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加強重點流域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抓實農業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等三方面開展重點工作。
企業動態
日前,天源環保發布公告稱,擬發行可轉債,規模不超過10億元,主要用于孟州市污泥項目、獲嘉縣垃圾焚燒項目及建水縣水廠配套管網項目等,也即此次募資重點集中在污泥及固廢處置兩個板塊。
2023年3月13日星期一,上海建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于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證券代碼603153,發行價11.47元/股,發行市盈率22.99倍。公司在路演活動中表示,自2019年起,公司環境低碳技術服務業務毛利率穩定在25%-35%間。
近日,寧德時代與北汽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構建更為緊密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計劃共同開發動力電池產品,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
日前,中國能建華南區域總部、中國能建葛洲壩生態環保公司與廣州市水務局會談,就全水、全生態等業務領域務實合作深入交流,并達成廣泛共識。
項目進展
項目已由項目審批/核準/備案機關批準,項目資金來源為自籌資金270000萬元,招標人為新鄉市鳳泉區大塊鎮人民政府。項目開標時間為2023年3月30日8時30分。項目建設期36個月,運營期暫定10年;包括水系連通與污水治理綜合利用項目;鳳泉區大塊鎮鄉村振興示范項目;鳳泉區大塊鎮地力提升與土壤改良項目等。
3月15日,東湖高新公告宣布公司全資子公司牽頭中標該項目,項目位于房縣中心城區,建設項目包括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工程、綜合管廊工程、污水管網延伸及配套工程等5個子項工程。項目預估總投資13.94億元,合作期限25年。
該項目于近日發布社會資本采購終止公告。據悉,該項目預算金額為999979100元,項目擬定合作期 23 年,其中建設期 3 年,運營維護期 20 年。公告終止原因系原通過資格預審的一企退出招標活動,致使投標人不足三家,項目招標被迫終止。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