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長江環保集團牽頭中標重慶涪陵水環境綜合治理PPP項目,實現上游區域長江大保護業務“可持續、系統性、高質量”轉型重大突破。
重慶市涪陵區位于長江、烏江交匯處,境內長江流程77公里,烏江流程31公里,屬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涪陵區工業基礎雄厚,全區規上工業企業287戶,29戶企業上榜重慶“雙百”企業名單、數量位居全市區縣首位,與此同時,工業生產污染物排放類型多、總量大,不斷完善生態基礎設施短板、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是涪陵區生態環保面臨的挑戰。
政企協作開創治水護江新局面
2021年6月,涪陵區與長江環保集團簽訂共抓長江大保護合作框架協議,攜手共抓涪陵中心城區和工業園區的水環境治理與保護,開創了涪陵區治水新局面。
針對涪陵區水環境現狀,長江環保集團開出“PPP模式+長江管網平臺”的“城市智慧水管家”治水“良藥”,確立了“以城鎮、工業污水處理為切入點,以水環境問題和治理目標導向,全面摸底水環境現狀,科學策劃、系統治理、示范推廣”治理思路,打造“廠網河湖岸”一體化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工業園區污水處理“標桿廠”等治水示范亮點,成功邁出智慧水管家落地的第一步。
初步調研確認,長江涪陵段2個國家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烏江涪陵段市控考核斷面水質由III類提升至Ⅱ類,連續三年達優,但新老城區及工業園區部分支流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環境問題,建設區污水廠及雨污管網基礎設施等需進一步完善。
2021年7月,在國家長江辦組織的推動三峽集團參與共抓長江大保護工作現場會上,涪陵區政府應邀參會并與長江環保集團簽訂“城市智慧水管家”合作框架協議,提出共同探索“城市智慧水管家”模式,提升水務運營管理效率、提高生態環境治理成效、完善供排水市場化長效機制。
技術攻堅實現項目策劃高質量
找準問題是策劃出科學、系統治理方案的第一步,也是水環境治理中難啃的“硬骨頭”。為此,長江環保集團組建涪陵“水管家”黨員先鋒隊,組成30人的技術攻堅團隊,駐點涪陵摸排水環境本底。
進駐首日,攻堅團隊連夜完成了技術攻堅大綱。隨后,各組按既定計劃分赴新城區、老城區及廠站開展工作,翻井蓋、爬箱涵、走河道、找排口、取水樣、測水質、跑廠站、查資料、編方案……
“水環境問題排查攻堅是高質量策劃項目的關鍵環節,只有實地摸清現狀問題,才能因地制宜提出治理措施,確保每一分錢都能用在刀刃上。”技術攻堅團隊成員潘成勇說。
他們白天跑現場,晚上開會研討,分析污染源。功夫不負有心人,經數月鏖戰,攻堅團隊終于如期摸清現狀問題,實現一個區域一張圖、一類問題一張圖,提出了科學系統的解決方案。
白濤潘家壩污水處理廠是一座處理規模為2萬噸/天的化工廢水處理廠,現狀運維效果不佳、處理成本較高。針對此難題,團隊派出2位博士連續3周駐廠開展試驗研究。
“我們通過試驗,驗證了類芬頓技術處理該類廢水的可行性,確定了三期工藝及一二期改造思路,可大幅度降低運維成本,助力涪陵區工業污水降本增效,鞏固提升烏江水生態環境質量。”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趙云鵬說。
眾志成城譜寫和諧共生新篇章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水環境治理需要系統治理、科學謀劃,也離不開行業企業、專家學者的集體智慧和廣泛參與。
共抓長江大保護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行動。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江環保集團將牢牢把握發揮好應有作用、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建設的政治使命,堅持“可持續、系統性、高質量”發展思路,繼續與涪陵區深化合作,推動涪陵區“城市智慧水管家”模式落地生根,圍繞涪陵區水管家打好管網攻堅戰,探索城鎮污水治理可持續的市場化發展模式,助推建設山清水秀美麗涪陵。(作者:徐亮 楊明明 潘成勇)
原標題;奮進新征程 建功大保護丨長江環保集團助力重慶涪陵治水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