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圳市多個環衛項目發布提前解約公告,引發行業熱議。2023年2月15日,深圳市光明區玉塘街道玉律、長圳、紅星社區環衛綜合管養服務項目合同終止(提前解除合同)前征求意見,涉及合同金額3249萬元。同一天,光明區玉塘街道田寮社區環衛綜合管養服務項目也是合同終止(提前解除合同)前征求意見,涉及合同金額2208萬元。還有龍崗區龍城街道清掃清運及轉運站管理服務項目合同終止(提前解除合同)前征求意見,5個標段涉及合同金額1.45億元。
這些環衛合同提前解除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為城市大管家項目“讓路”,因為這些項目所在的街道即將推行“城市大管家”模式。而在此之前,一開年,深圳“城市大管家”項目釋放量就陡然增加,迎來了一波小高潮。
1月17日,9.45億元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城市管家服務項目開標,盈峰環境熟門熟路拿下龍崗區第三個此類項目。1月31日,4.3億元深圳市光明區玉塘街道城管業務一體化服務項目開標,被國資控股企業深圳市天健城市服務有限公司斬獲。2月10日,深圳市龍崗區園山街道城市管家服務項目意向公開,項目預算金額約1.28億元/年。2月13日,深圳市坪山區馬巒街道發布《城市管家綜合模式項目意見征集公告》,預估總金額將達1.7億元。
至此,深圳發布的城市大管家項目年化總額已超35億元。
不止是深圳,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理念興起之后,以全域化管理、物業化城市等多種形式為運營模式的城市大管家項目在全國各地火速鋪展開來。有媒體統計,2019-2022年,全國共開標217個城市大管家項目,已拓展至14省25市57區縣,成交年化總額突破100億元。雖然風頭正盛,但相比其他管理方式,城市大管家模式其實還很年輕。此種模式為何如此火爆?它對企業又有哪些特殊要求?是否對所有地區都試用?作為行業觀察者,“環保圈”試著以深圳為案例進行剖析,相信可以得到不少啟發。
1 全域化、全街道化 深圳市場規模或達54億/年
深圳首個“城市管家”項目始于2019年12月,即福田區物業管理城市(華富街道)試點采購項目。3年過去,星星之火雖未燎原,但也成滔天之勢。
深圳共有10區74街道,目前,已有福田、龍崗、羅湖等6個區涉及城市管家模式;74個街道中,已開標城市管家模式項目的街道為34個,占比近46%,另有園山、馬巒兩個街道擬引入城市管家服務。這36個街道的項目年化總額已達35.8億元!
龍崗區和龍華區是深圳城市管家模式推進完成度較高的兩個區,通過它們,可以一窺城市管家項目市場的火爆程度。先看龍崗區。龍崗區共有11個街道,目前已有10個街道推進城市管家模式,加上在招標的園山街道,合同總額已達85億元。2020年9月,龍崗區首個城市管家服務項目(吉華街道)開標,深業物業中標。雖然深業物業是最早入駐龍崗區城市大管家市場的企業,但是從目前的競爭結果來看,北控城市服務和盈峰環境才是該市場的最大贏家,兩家企業均占據3個街道,合同總額分別為22.27億元和29.76億元。
再來看龍華區。龍華區共計6個街道,已有5個街道推進城市管家模式,中標金額合計60.64億元。和龍崗區不同的是,此區域發布的6個項目分別由深業物業、盈峰環境、保利物業等6家企業獲得,其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
不論是龍崗區還是龍華區,雖然入駐企業各有不同,但是項目進場速度可謂“神速”,短短3年間幾乎做到了全域化、全街道化。而深圳市其他區也也不甘落后:福田區10街道已全部推進,羅湖區10街道有6個已經完成招標……有媒體按現有均值預估,深圳市74個街道全部完成“城市管家”模式轉換后,每年的“城市管家”市場規模有望增至54億元。
2 全能、智能、高能 城市大管家入場門檻有點高
城市大管家項目是個香餑餑,但是這個“蛋糕”卻不是人人都能啃得動的。“城市管家”是城市現代化管理的全新探索和嘗試,它改變了傳統單一的清掃保潔公共服務模式,將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城市照明、高壓管養、城市橋梁、市政道路、水利設施在內的管養服務等多種城市管理職能融為一體,并將管理行為植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平臺系統,通過資源整合和一體化管理為城市精細化管理提供了集成解決方案。
說白了就三個字:大而全。

上圖為《深圳市福田區蓮花街道辦事處蓮花街道“物業城市”服務項目框架合同》服務內容,共計17項,除最傳統的保潔清掃外,還有市容巡查、街頭藝人管理、廚余垃圾運營、街道納管道路養護等形形色色內容。再看下面的《深圳市龍崗區橫崗街道城市管家服務采購招標文件》,服務內容被分成了6大類23項內容,可謂詳細至極。

因此,這就對投標企業設置了第一個準入門檻:只允許全能型選手入場。也就是說,跟城市管理相關的所有內容,你都得玩得轉才有競爭的機會。
而上文提到過的中標企業,如盈峰環境、北控城市服務、中航物業、保利物業等,無不是在各類城市管理細分市場錘煉多年積累了豐厚底蘊的老牌企業。
第二個準入門檻則屬于技術崗:要有電動化、智能化的現代化運營手段。1月11日,深圳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發布2022年深圳市環境衛生指數,環境衛生指數為87.83,居民意度連續三年提升。文中提到,要大力推進機械化作業和清潔化替代,環衛作業現代化水平持續提升。推廣新型環衛作業設備,制定環衛機械作業場景應用清單,逐步淘汰落后作業設備。
據統計,2022年,深圳市推廣LNG和氫燃料垃圾轉運車202臺。持續推廣使用純電動環衛車,新增推廣439臺,全市累計推廣使用4603輛純電動環衛車,推廣率達86.5%。此數據跟深圳連續多年大力推行城市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的管理思想有關。相應的,在城市大管家項目的招標文件中,對現代化作業的要求只增不減。

上圖選自《龍崗區橫崗街道城市管家服務采購招標文件》,從“車輛需求一覽表”中可見,環衛服務類所需大小車輛15個類別共計336輛,除鉤臂車和巡查車不要求電動外,其余316輛車均要求“純電動”。此外,大部分車輛還需安裝GPS及其他必要的監控設備并接入區城管局環衛作業精細化監管平臺。
大家都知道電動環衛車比燃油車貴,可具體能高多少呢?舉個例子:河南某縣曾采購3臺18噸電動洗掃車,成交價格為594萬元,平均一臺車將近200萬元,而同等噸位的燃油洗掃車,平均一臺車的價格在75萬元左右,兩者相差2.5倍以上。光鮮亮麗的智能化運營手段的背后是金錢的支撐,企業如果沒有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連最基本的車輛要求都滿足不了,更別提智慧化管理平臺和智能化管理了。
最后一個門檻跟企業自身運營的硬實力有關:管理能力要求高。
筆者仔細分析了幾份不同城市的大管家項目考核標準,發現此類項目比普通的環衛項目要求更高一些,更加考驗企業的綜合實力和運營管理手段。

比如,《巴南區城市大管家一體化服務項目》在“垃圾轉運站”考核中,分為6小項500多字詳細描述了考核的標準,如“佩戴環衛人員信息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文明作業,嚴禁垃圾落地;垃圾日產日清……無明顯臭味、無亂堆亂放、無積水,污水管道暢通,定期消殺、除臭作業……”差不多同時期發布的《寧波市北侖區小港街道環衛一體化項目》在轉運站的管理上只用了190余字,且對扣分的標準、程度并不詳細,只用“現場環境臟亂、垃圾房垃圾桶未及時清洗”等籠統字眼。
此外,城市大管家市場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嚴格的考核標準要求服務企業要有高標準的管理能力。不少城市管家項目的合同都是一年一簽,如果企業放松了對“人”管控,細節處運營不到位,引發甲方不滿甚至終止合作就得不償失了。
3 政府需求是“風向標” 城市大管家也不是萬能的
2017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總體要求。隨后,上海、北京、成都、福州、鄭州等城市相繼出臺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相關文件,從政策入手,推動和完善相關頂層制度設計。對城市管理前所未有的高標準,讓以往分散、單一的服務模式更加捉襟見肘。最先做出反應的是頭部物企,2018年萬科物業在橫琴新區試水“物業城市”之后,碧桂園服務推出了“城市共生計劃”、龍湖物業在兩江新區探索“城市管家”、保利物業宣布“戰略布局公共服務領域”……
城市大管家市場的蓬勃之勢,政府需求是剛性條件,地方政府的決策和導向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在2017年,深圳對標國際一流,提出“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全面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的城市管理戰略目標。之后,深圳各個區積極響應,開始試水城市管家服務模式。2019年8月,深圳市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與福田區政府正式簽訂了共建“全國最干凈城市”協議,探索物業管理城市試點建設。同年12月,深圳市福田區物業管理城市試點項目開標。2022年底,深圳推進城市管家模式項目的街道已接近過半。
在這場環衛市場化改革的浪潮中,深圳市各地方政府的決心不容小覷。2022年5月,為了給“城市管家”讓路,深圳市龍崗區一次終止了12個項目合同,涉及12家公司,總服務金額約2617萬元。合同終止的理由均為根據區委、區政府工作安排,全區各街道要加快推進“城市管家”項目”。當然,城市大管家模式也不是對每個地區都試用,這不,在新疆等地就遭遇了“水土不服”。
2021年8月,阿勒泰市城市管家服務項目開標,成交金額3661萬元/年,合同簽訂的第一年為一個周期,合同期滿后服務企業考核合格,自動續簽下一周期4年。可僅僅一年多后,2022年12月13日,阿勒泰市城市環衛一體化服務項目掛網招標,采購預算5000萬元,服務內容和之前的城市管家服務項目并無二致。也就是說,城市管家項目滿1年后并未續簽,阿勒泰市終止了城市大管家模式的探索,改回“環衛一體化模式”。
不止阿勒泰市,常州市鐘樓區、無錫市錫東新城商務區在部分街道、片區試行“城市管家”模式后,在今年的大規模招標中,也改回了“環衛一體化”模式。對于地方政府來說,“城市大管家”項目的確能提升城市的環境綜合管理水平,但也得因地制宜,符合本地實際情況才好。城市大管家模式并不是萬能的,也許對某些地方來說,或許普通的管理模式更為適合。
結語
2022年,環衛市場年化額“億元標”數量暴增,源于城市管家模式項目的“井噴”。2023年伊始,深圳城市大管家市場多個項目同期釋放,更讓人對新一年環衛服務市場繼續保持高增長態勢又增加了幾分信心。曾經,深圳市是我國環衛市場化變革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如今,她也是推進城市大管家模式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未來有望繼續引領城市管理改革的風潮。
原標題:城市大管家項目“井噴”,哪座城市最為火爆?